岭南书画市场蓄势跃起美术素材网在自然的背景下绽放
在美术素材网上,自然的光影下,“岭南书画市场蓄势跃起”,但其市场份额一直很小。西沐主笔的《中国画派市场格局的分析研究报告》显示,从2008年起,每个画派拍卖市场规模都在不断拉大距离,京津、海上、浙江画派领先,而金陵、长安、岭南画派则处于弱势。在2010年,“岭南书画”的拍卖占有率仅为“京津书法”的1/12、“浙江书法”的1/11、“海上绘卷”的1/10,其交易总额占比也远低于其他三大区域。
高奇峰在“岭南书院”中的价格指数最高,为22.4万元/平尺,但这只是金陵傅抱石作品价值的一六分之一。黎雄才是该地区最火的人物,其成交金额为2.64亿元,只是齐白石作品价值的一十六分之一。而关山月1958年的《山村跃进图》以3584万元成交价成为该区域最贵作品,但这仍不足张大千《嘉耦图》的四分之一。
“岭南书院”长期低迷的原因主要是地域限制。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都是广东拍卖会的主流,在岭南以外的地方出现不多。即便是在2005年至2006年的短暂高潮中,行情基本只表现在广东一地,比如赵少昂的《松花月影图》和关山月等人的作品。
截至2006年底,“三杰”中的高剑父前十佳作中,有八件成交于广州;高奇峰前十佳作中,有七件成交于珠三角;关山月前十佳作中,有四件成交于广州;黎雄才前十佳作中,有六件成交于广州;赵少昂前十佳作中,有七件成交于珠三角。
此外,不同艺术品在不同地方的差价也是一个显著现象。商品或艺术品在地区差价通常由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决定。但有些艺术品,如灵璧石和景德镇陶瓷,在本地价格较低。而部分艺术家,如吴昌硕和黄宾虹,在本地收藏者购买时价格急速上涨,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由于买家的偏好与地域特性紧密相连,大多数艺术家的题材和风格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因此在本地影响力更大。此外,本地交易量较大的艺人,其风险较小且交易费用也更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线、三线甚至未知名度较高的小城市当代美术家,他们可能因为缺乏足够国际影响力而难以获得全球性的认可。
近两年来,“岭南书院”的市场正在逐渐走出传统局限,很多高价者开始超越地域限制。这似乎预示着“岭南书院”市场正经历一次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