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大师格里姆肖
格里姆肖 泰晤士河上的倒影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钢琴诗人肖邦弹奏的夜曲,沉静如水的清夜,皎洁柔和的月光,纤细的手抚摸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带点忧愁,更多的是平和。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就有一位善于捕捉夜晚的画家,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画出朦胧的雾霾、湿润的街道、无暇的月亮以及寂寞的人。人们在他的画中读懂悲伤,也读懂美好,仿佛跌入甜蜜的梦里沉沉睡去。他就是唯美主义画派代表人物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
格里姆肖出生于英国利兹,父亲是,家里希望他能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出于对绘画的热爱,他毅然辞去铁路职员的工作,投身对艺术的追求之中。令人惊讶的是,格里姆肖并没有系统地学过画画,而是依靠自身摸索学习,由此可见他的决心之大。回顾其所处的时代,两次工业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城市扩张伴随着环境污染,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堪忧,引发社会对工业化的批判。部分艺术家主张摒弃古典艺术的传统,从文艺复兴之前“原始画家”创作中寻找灵感,形成团体拉斐尔前派。其中,艺术家应该通过色彩、光影、线条等视觉元素来创造观者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的观点对格里姆肖产生了深刻影响。
真正的画家不是会画一万种事物,而是将某种事物画了一万遍。或许是英国市郊环境的影响,在尝试花鸟、静物等题材后,格里姆肖笔下出现越来越多专注展现城市或乡村夜色的作品。在北大西洋暖流和中纬西风作用下,英国常年多雨,加上蒸汽机的大量使用,空气像套了一层薄纱,往往模糊不清。格里姆肖正是抓住这一特点,着重勾勒迷离气氛中的建筑和人,达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奇效果。
格里姆肖对景色的再现倾向于写实,他对天气、光线的精准呈现接近摄影技术。事实上,由于其是自学成才,他作画时会使用暗箱或镜头将场景投影到画布上来弥补基本功的不足。尽管当时不少人诟病用暗箱画画,不可否认的是他对灯光、色彩、阴影的把握能极大激发人们心中难以言喻的情感。画作《泰晤士河上的倒影》中,满月的光穿透疏淡的云层,将开阔的水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整幅作品用延伸至远处的大堤加强了纵深感,左侧宽广的水面与右侧拥挤的人潮形成鲜明对比,将美丽的泰晤士河以及繁荣发展的伦敦城展露无遗。
格里姆肖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他的画作通过对环境的渲染,让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拥有了另一种视角的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习以为常的黄昏、港口、码头。伦敦的中产阶级掀起一股追捧格里姆肖画作的热潮。在伦敦艺术品经销商威廉·阿格纽的推波助浪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认可下,格里姆肖依靠销售画作挣得盆满钵满。实现财富自由后搬进了距离利兹不远的豪华庄园居住,他也曾描绘过庄园清晨的寂静模样。
当你近距离沉浸在格里姆肖作品中,除却那些精致繁复的细节,真正关键的是画作对气氛的营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画面游走,如丝丝细线拨弄敏感的心弦。从《快到家了》用手指着月亮的小女孩可以看出回家的渴望,从《夜晚的街道》身着华贵服饰的行人可以看出商业的兴旺,从《月光下的潮湿道路》匆匆行走的路人可以看出内心的孤独。正是因为格里姆肖擅长利用氛围诉说故事,才会有那么多人从画中看到、思念等纷繁复杂的情绪。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运动领军人物詹姆斯·惠斯勒曾亲口承认:“在看到格里姆肖月光下的画作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夜曲的发明者。”
经典总能凭借魅力出现在人们眼前,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格里姆肖的晚年正值印象派绘画的蓬勃兴起,吸引了大部分公众的注意力,他的作品被遗忘了一个世纪之久。幸运的是,观众从恒河沙数的艺术家中重新发现了格里姆肖并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正如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克里斯托弗·伍德对他的称赞那样“杰出且富有想象力的画家”,格里姆肖对工业化背景下英国城市和乡村夜景的准确描摹,正成为现代人回望那个黄金年代时最真实、最有力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