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夕阳下撒种梵高(Van Gogh)作品高清
在夕阳下撒种 荷兰 梵高油画 奥特罗 克罗勒·穆勒博物馆
此画又名《夕阳中的播种者》,梵高使用了强烈黄蓝对比色来表现夕阳下的麦田景观。开阔的前景和紧实的背景,呈现出后退延伸的效果。农夫的姿态和位置与地面上的土沟,形成上下动势的平衡。画面的构成是罕见的斜向,树与人物突出地画在前面,把太阳画成柠檬色的大圆盘.这种构图法应该是得益于日本版画,一种纯平面的写意.黄绿色的天空飘着粉红色的云,地面是淡紫色,而树与人则使用鲜丽的蓝黑色与褐色.这幅画对色彩的象征性用法以及大胆的构图法,对主题浑然一体的表达,成为勘称极品的佳作。
可以把《播种者》和《收割者》作一比较。他绘画中的播种者的主题是受《新约》中的寓言的启示;收割者象征死亡。梵高说:在这个收割者身上,我看到一个模糊不明的形象,他在酷热中恶魔般地乱砍,以便结束他的活儿。在人性是他砍下来的庄稼这个意义上,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死亡的形象。所以他是我更早尝试的播种者的反面,你可以这样认为。然而,这一死亡没有什么可悲的地方;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阳以灿烂的金光淹没一切。又说那是死亡的形象,犹如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籍所告诉我们的,但是我所追求的是近乎微笑。
在这幅《在夕阳下撒种》中,农民似乎漂浮在发光的毯子上,就像耶稣行走在水上。他将其称之为“在镇静的画面上练习”,因为这幅画他反复画了很多遍,试图达成完整的不朽效果。在某一个版本中,他把播种者的衣服从白色改为紫色,使人物在更大程度上消溶在多种颜色的光晕中。这是来自地上天堂的场景。上面飞着几只乌鸦,它们不是用来象征。苦差消融于富饶多产的奇迹,发生于暴晒的太阳神之下。
在《播种者》——梵高基于米勒的一幅临摹作品中,梵高以自己的超人之美加以表现——画中,运动感得到加强,视野得到扩展,线条被增强到象征的意义。米勒仍然活在摹作中,但梵高灌注了一些他自己的东西,通过这些东西,这幅画一下子就取得了一种崭新的光辉。
记得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的“色彩的象征”一节中这么写到:“蓝色与绿色,是天的颜色,是海的颜色,是丰沃的平原、南欧午夜的色彩,是黄昏和远山的色彩。它们本质上,属于空气的范围,而不是实质的颜色.它们是冷冽的,可以消解一切,它们唤起了辽阔、遥远,与无边无垠的印象。”
所以在“透视法”油画的历史中,代表空气范围的蓝绿色,是一种创衍或变化空间的要素;它是一种基本的、特别重要的色调,它支持了我们所欲运用的整个色彩效应,一如基调低音支持了管弦乐队一样,至于温暖的与红色,则是依随着此等基本的色调,而徐徐配入的。
梵高到阿尔不久后,在信中曾说过:“我在巴黎所学的似乎已逐渐消失,相反地不断想起昔日乡居时,印象派之前的画法.”早年的他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曾数度以“播种者”为主题作画,而对米勒的敬仰也终生未改。此画的主题即是由米勒处得来的,可以说是他的得意作品之一。
然而进入印象主义时期后,蓝绿色被画家们不断尝试的自然光给淹没替代了。
等到了梵高手上,色彩觉醒来时,猛然发现它已经在空气中燃烧了起来,火焰万丈,铺天盖地,从天际一直扑向收割中的田野。以往蓝绿色的全部诗意,此刻在这个疯子的金中被燃烧得呼呼作响。谁也没想到可以用这样的色彩,这样的构图来作画,来表达这样的主题。也许,也许连梵高也没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抵达生命的伟大终点。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帝借梵高的刷子,让我们窥探到天堂里灿烂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