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计划2017青年策展人项目空白脚本建构无意义的意义
展览名称:空白脚本--建构无意义的意义
展览时间:2017/10/12-10/19
开幕时间:2017/10/14
展览地点: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常青藤计划
策展人:崔付利
艺术家:白小墨、何利平、胡柯、胡馨、卢征远+黄可一、李易纹、李勇政、梁伟员、念家雯、王维思、魏阳阳、于瀛、张文荣、赵建成、赵新宇、诸葛文华
策展人语
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经提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他将文本序列中的空隙称之为空白。他认为空白是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运转节点,"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不平衡刺激了读者的建构活动"。同样,当代艺术是否也存在一种"空白"的不确定性?尽管在艺术史的线性叙事方式终结之后,我们仍希望以一种主流性、引导性的形式作为一个接近标准的参考系。
无论从方、价值观以及观念转化而言,当代艺术在今天越来越陷入一种模式化、经验性的泥沼中。如何生效、事件生成、媒体传播在某种层面上对当代艺术的普及具有有效性,但其带来的局限性同样是无法回避的。具体到艺术实践中,当代艺术的多元主义和多样性让艺术家些许有所无所适从,尤其是在今天这般如此复杂的社会语境和时代背景中。如果套用过往经验来解决当下问题无疑刻舟求剑,何况当代艺术就应该打破已经成为既有标准的边界。
宏大叙事、微观叙事、价值诉求……或许当代艺术的自由状态都遗失在过度依靠阐释的虚拟空间中,"这不是一件作品,这不是一个展览"的空白状态能否成为当代艺术滋生地的另种可能?"空白脚本"就是基于这种展览语境,"空白"强调的是一种不确定性,"脚本"作为计算机语言具有可执行性,但这种执行性行为又不代表行动本身,也就是说它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自我颠覆性。我们希望能够抽离掉当代艺术生效的各种方式,让其发生在一种看似无意义的真空地带,个人经验在去经验化的现场恰又凸显其个人经验。
当代艺术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概念,但当代艺术所展现的绝对不是风格、范式和材料的演变。可以说,技术的革新和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艺术的形式,同样也影响了我们介入艺术的方式,同样也改变了我们界定艺术和经验艺术的能力。所以,当代艺术在今天乃至以后,都不会存在一种牢固的、标准化的参照系。
就展览部分而言,展览共邀请了17位艺术家参加。根据他们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方法而言,也为了更深入地展开"空白脚本"的出发点,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来系统呈现,它们分别是:潜入与共生、距离与反思、边界与变节。第一单元"潜入与共生"不仅涉及艺术内部语言表达范式的交错与融合,更强调个人遭遇、日常现实对叙事方式的微干预,代表艺术家有白小墨、张文荣、何利平、王维思、念家雯、胡馨。第二单元"距离与反思"并不是讨论绘画在当今当代艺术中的夹缝状态,而是从绘画自身与观看距离展开讨论,这种观看距离因时代不同有着明显差异。在当下真实与虚拟、日常与魔幻并存的荒诞现实中,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既深入又逃离、既介入又出走的纠结状态,也是一种距离和反思,第二单元代表艺术家有李易纹、于瀛、魏阳阳、梁伟员、赵新宇。第三单元"边界与变节"注重的是艺术表现与媒介背后的生活意象之间的关联,强调不同媒介材料与创作者的使用是基于怎样的选择,媒介本体探索与文化观念反思之间关系,以及经验理性、日常经验与观念表达在媒介转换中的体现。代表艺术家是黄可一+卢征远、李勇政、赵建成、胡柯和诸葛文华。
艺术并不是永恒的,当然也并不存在终结,但我们用来感知艺术的知觉和意识的模式肯定不是永恒的。在当下,当代艺术出现了比之前任何时代都更为独立、多元甚至冲突的发展趋势。在现代主义之前,可以说艺术是由对象构成的。但在今天的当代艺术语境中,对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有时甚至说完全消失的。换言之,当下的艺术正处于一种经验阈值或临界点,我们既无法从过往的艺术经验中萃取出一个判断标准,也无法确立当代艺术未来的具体转向,它或许就存在于连续性的失衡状态和空白的不确定性之中。
"常青藤计划2017青年策展人项目"展览将于天津青年艺术周期间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该馆隶属于天津美术学院,常年对外开放,不仅为美院学子提供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还不定期推出主题鲜明的多形态艺术展览项目及教学、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全面立体地向公众普及艺术审美,展示艺术文化创新理念,是天津极具艺术活力的特色城市景观。据悉,本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