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投资时代的专业态度

  • 对象送花
  • 2024年11月14日
  •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然走上了全民参与的道路,并越发火热;金融市场上投资无门的私募基金也趁机其吸纳的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其中,期望能大捞一笔。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然走上了全民参与的道路,并越发火热;金融市场上投资无门的私募基金也趁机其吸纳的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其中,期望能大捞一笔。但是,这个如火如荼的市场,却没有先例可循,而众多私募基金的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一种新生的基金,投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市场

全民投资时代的专业态度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然走上了全民参与的道路,并越发火热;金融市场上投资无门的私募基金也趁机其吸纳的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其中,期望能大捞一笔。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然走上了全民参与的道路,并越发火热;金融市场上投资无门的私募基金也趁机其吸纳的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其中,期望能大捞一笔。但是,这个如火如荼的市场,却没有先例可循,而众多私募基金的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一种新生的基金,投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市场,继热炒、楼市、金市后,再次演绎一场另类全动。基金现在的状况如何?他们会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冲击?本期,台北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周海圣先生与我们分享他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以及私募基金的看法。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继续采访相关人士和专家,为大家解读来势汹汹的《私募基金》。 一个全民参与的市场 《收藏·拍卖》:现在关于艺术品私募基金的讨论挺多的。您对艺术品私募基金在国内的兴起、发展有什么看 周海圣:中国艺术品市场崛起的最大特征,是因为量变,才产生了质变。内地市场的放大速度很快,它不再是少数的社会精英和艺术爱好者在收藏、买卖,而是发展成为一个全民行动,几乎工薪阶级都加入了。这个规模和这个经验是全所未有的。而基金买卖艺术品在华人圈来讲也是没有先例的,他们面对的艺术市场也不像其他地方的,因此一切都还在摸索和发展当中。 《收藏·拍卖》:港台的艺术品市场刚起步的时候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周海圣:港台完全不是这么发展的。那时,香港比先富起来,有一批富豪在买卖艺术品,其实凑起来就二三十个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也开始有钱,有人买卖和收藏艺术品了,但数量也不多,就几十个人。所以说,港台艺术品市场一直比较小,买艺术品的都是一些富豪,最多也就一百多个藏家,就撑起了当时大概将近二十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像现在的内地市场,工薪阶层不可能玩这个的,也不可能有人鼓励或指导他们。所以港台和内地的情况完全不相同,港台改革开放前的经验不能套用在这个市场上。 《收藏·拍卖》:据您了解,中国的基金,或类似基金的行为,现在大概是什么样的状况? 周海圣:我不是太了解整个过程的细节;投资金额到底有多大,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我相信市场也不能提供准确的数字,可能数年后大家都搞不清楚,因为基金在买卖过程中不会公开到底是谁在买,买了多少。像刘益谦高调公开自己拍卖齐白石作品赚了3.5亿的那件事,是因为新闻闹得这么大,大家才知道的。但是,这个基金的兴起肯定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一波热潮,对市场有加柴添火的效应。而且在我看来,基金会买要交罚金的那些艺术品,也就是他们可能不会买那些十件一百万那样的,而是买一件一千万的。所以,罚金会跟着一步一步走高。 《收藏/拍卖》:现在艺术品市场这种群众运动式的状态,会不会影响到港台市场呢? 周海圣:港台即便有反应,也不会很集中。因为他们基本上还是单打独斗的场面。起码就我对的了解来看,不会这么一窝蜂。 《收藏·拍卖》: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周海圣:在港台,它一直是一个小众市场,而且已经发展成熟好多年了。现在出现这么热络的现象,完全是因为它的市场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放得非常大。在过去这三十年根本没有关于艺术品鉴赏和艺术品投资的电视节目,连每日的新闻报道都基本没有报道过。这几年拍了很多天价了,有的杂志和报纸报道过,但电视新闻还是没有提。不像这么热络的情况,有很多鉴宝类的节目,严重泛滥。而且我认为,这种节目的综艺性和娱乐性成分相当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相当误导。 在买的当下就已决定能不能赚钱了 《收藏·拍卖》:这种基金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周海圣:只要他们继续把现金带到艺术市场来,肯定加热这个艺术品市场。其实艺术品市场已经有点推不动了,但是由于他们的资金进来,可以让艺术品市场持续高涨。又因为他们才开始一两年,所以估计基金是买的比卖的多。只要钱不断地投进来,这个市场的热度就可以持续。 《收藏·拍卖》:据你所知道的,基金有哪几种操作的模式? 周海圣:这方面,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假设我是做基金操盘人的话,我会倾向于在私底下买一批东西或一件大的艺术品,而且是市场上没有曝光过的。这个对于将来你要卖的时候,会比较有利。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的本钱,是新鲜货。只是基金有时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有了钱,就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钱花出去。假如找不到能在私底下交易的货源的话,就只能在画廊里买了。当然,公开买有公开买的好处,毕竟可以挑的东西很多。 《收藏·拍卖》:您觉得私募基金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困难? 周海圣:他们买艺术品不是要建美术馆、博物馆,而是为了以后卖出去的时候获利;所以难的部分就是要用什么价钱买什么东西。其实在你买东西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你将来会不会获利了。所以,买东西就成了一个大学问了。专家是哪一个?他帮你在真假、好坏、价位上把关的程度怎么样?这些才是最难的部分。凑基金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部分。几个人,拿个几百万、几千万就可以成立一个基金了。 《收藏·拍卖》:说回刘益谦,您怎么评价他的行为呢? 周海圣:刘益谦卖了齐白石的作品后很高调地说自己赚了多少钱,我觉得不是很聪明的举动。我不晓得为什么他要这么做,我不能理解。那基金的操盘人花了这么多钱买了这件作品,可这钱不是他出的,而是后面的基金。那么,基金老板就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让刘益谦赚那么多钱?》他们让刘益谦赚那么多钱,会他们未来三年的增值都赚光了,那他们还赚什么呢?所以,没过多久,就有消息说,刘益谦要给操盘人四五千万佣金了。假如我是资方,找了一个专业经理人帮盘,而这个经理人是这样来玩我的钱,你说我会怎么想?我肯定不愿意交割嘛!我就不要卖了!所以,他这个高调的做法,我是不大能理解的。再者,你在这个事情上抬杠、造谣,税金单位也要来拜访你了。《这个东西你两千多万买的,现在卖了三亿多,那你要上税了!》这个东西在国内,我不知道会怎么样。我觉得,他在这个事情上抬杠,说两天之内赚了多少钱,真的不是太聪明。 《收藏·拍卖》: 现在有这样的操作方式:首先,他们会在拍卖市场上购买一些比较好的,有把握的艺术品;或者是买一些来源比较明确的,或者是名气比较大的艺术品。艺术品被买回来以后,会有一个三年的封闭期。而操盘手会先垫付20%的资金在里面。如果行情往下走的话,他们就会拿操盘手的这10%~20%的资金来抵挡风险,来保证基民的利益。您对这种方式怎么看? 周海圣:可以这样讲,这是我听说过的最有诚意的基金操作模式,因为它可以承担一部分的亏损。但是,我还是认为关键是当时买卖的价位和如何挑选艺术品。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假使我是操盘人,我想要《坑杀》金主的话,我还是能办到的。比如,我可以让你买得高高的,然后我再拿10%、20%给你,来表示我的诚意和负责任的态度。但是可能在购买的时候,我就在佣金上赚你100%了,那我最后再说:《哎呀!不好意思呀,行情逆转,赚不到钱呀!但我也把我的10%、20%都赔光了!》这样你也无话可说了,是不是?但你不晓得他在买卖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我还是强调一点:在你买的当下就决定你能不能赚钱了!只要你是用一个合理优惠的价格买了一件好的艺术品,是不可能赔的。即便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你也能把资金收回来,或者少赚一点。很简单,只要是亏钱的,我不卖;你不让我赚到20%,我就不卖。反正我手里的是好东西,会有升值潜力的。最怕是东西根本不对的,这样你怎么兜都兜不掉,最后一定要蚀本卖了。 《收藏·拍卖》:我们还听过这样的说法:他们打包买这个东西,然后再找下家去接,这样便让这个东西不断流转。您觉得会出现这种状况吗? 周海圣:这个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说法。下家在哪里呢?当然,你买的东西很好很便宜,我估计卖得掉。如果价格太高,你要卖给谁呢?哪有那么多基金,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呢? 《收藏/拍卖》:您认为什么样的基金模式是比较理想的? 周海圣:关键还是在销货和买货的专业经理人身上,因为其他人都只是提供资金。专业经理人的眼光、操守、专业水平,都决定了一个基金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模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或者说是大同小异;关键是在买货的那个人——是谁用什么价钱决定买什么东西。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拐点或在明年出现 《收藏·拍卖》:我们还了解到这些基金大部分会比较多地买一些近现代的和古代的,但他们也开始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如当代的书画、当代的油画等,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周海圣:投资当代油画,也许还行得通;投资当代水墨,我觉得一定行不通。因为油画的产量还是比较有限。但水墨画的产量是多到怎么买都买不完的。所以,水墨的价钱很难上得去。我觉得基金买这个当代的水墨,是完全行不通的。 《收藏/拍卖》:这和基金的专业性有关。如果基金对市场没有专业的判断,投资风险就会大得多。这么多不是太专业的私募基金进入这个市场,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周海圣:目前还没有看得出来有什么特别负面的影响;相反,这让很多艺术家赚到钱。当然,也有很多基金被套牢,但这是基金自己的问题。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估计不会有人跟进的了。今天一个景德镇的名家做的瓷器炒到一两百万,我很怀疑还会有人跟进。最大的赢家就是卖东西给他们的人和艺术家。这两种人肯定是赢了,因为钱都到了他们的手上。以后涨不涨跟他们没关系了。就我所了解,假如说以后涨起来了,这个艺术家也肯定放大产量。 《收藏·拍卖》:国内的艺术品基金已经兴起了有一两年了,而他们收购的艺术品的封闭期一般都只有两三年。也就是说,他们讲艺术品脱手的时间快到了。这个会有什么影响? 周海圣:假如大家都想在短时间内同时扑到艺术品市场,整个大盘还没有跟上来的话,他们就一定会加速艺术品价格的下跌。因为一般藏家遇到市况不好就不愿意卖,而且都有一个收藏的兴趣,不会急着卖。但基金就不存在这种感情问题了,时间到了他们就要抛货。假如整个大盘还在往上升的话,就皆大欢喜;但假如大盘是往下或者停滞的话,他们还把东西抛出来的话,那肯定要助跌了。因为他们会变成一个指标。 《收藏·拍卖》:您怎么预测将来的市场走势? 周海圣:这个其实也挺有趣,出现了两极化的看法。来香港的内地客人和业者都蛮乐观的,觉得市场不错;但一些收藏家和对经济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则相对悲观,认为现在大形势不好,会出现拐点。但是,艺术品市场跟、楼市是有时间差的。所以,、楼市不好,整个国际形势不好,艺术品市场也可能坚挺一季,甚至一年时间的。假如问我私人意见的话,我最乐观也只认为行情只走到今年。我希望今年的行情能够撑到农历新年,因为只有撑到农历新年,秋拍的账才收得回来。假使公历十二月份,市场就反转的话,十一月秋拍的钱就很难收回来。假使能撑到农历新年——也就是公历明年的一月份的话,十一月和十二月的秋拍账款就可能比较好收。反正,我是不看好明年的,觉得拐点会在明年出现。但说不准明年也可能是大景岁,因为少数人看跌,多数人看涨,它还是会涨呀。 《收藏·拍卖》:那你觉得基金在其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周海圣:按你刚才说的那个情况来看,基金的这种做法一定会助长或者助跌。因为他们的东西价格都比较高,而且数量大,有指标性,所以基金一窝蜂地买,就一定涨;时间到了,或者因为其他因素,他们一窝蜂地卖的话,一定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