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隐寺图方以智中国画高清作品欣赏
《千峰隐寺图》作者:方以智,创作年代:不详,规格:215.5×84cm,材质:纸本水墨
《千峰隐寺图》
作者:方以智
创作年代:不详
规格:215.5×84cm
材质:纸本水墨
作品简介:
方以智(1611-1671),思想家,字密之,号鹿起、曼公,法名大智,字无可,号墨历,弘智、药地和尚、浮山愚者、极丸老人,桐城(今属安徽)人。授翰林院检讨。诸艺博通。山水得元人法,淡烟轻岚,秃笔点染,不计形似,然极有生趣。 作为十七世纪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在举凡诗词、音乐、军事、天象、书法等诸多领域皆有所成,在易代之际,他又接武“东林”、主盟“复社”、另立“泽社”,在矢志效忠明室中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其一生奋身于刀锯鼎镬之间,遨游于奇思妙想的学术天地,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通雅》、《物理小识》、《医学会通》、《切韵声源》、《浮山文集》、《东西均》等等。然而,其绘画作品留传甚少,以致在其众多成就中略显边缘。
此大幅山水留传至今尤为珍贵,山石整体架构取自宋人,三远兼具,又以元人气息会通,而在具体的笔墨处理上多得法于吴门沈文,由此可见其山水师法也是渊源有自:如画面中下段两株古木,挺健高耸,让人仰观称奇,似从吴镇处学来;中段烟云弥漫,杂树掩映,得黄公望之润泽、洒脱;上端山石奇特,数峰凭叠,益显气魄宏大;山石皴法以披麻为主,间有解索、牛毛,勾擦简练,施以淡墨皴染,统其阴阳,稍显平板,有伤整饬,浓、淡墨点牵引节奏,绝类文徵明之胡椒点。对于绘画语言技巧的态度,方氏曾有这样的论述:“世之目匠笔者,以其为法所碍;其目文笔者,则又为无碍所碍。此中关捩子,原须一一透过,然后青山白云,得大自在。”就此而论,本幅山水在凸现方氏杂糅各家技巧的同时,又可感其自身综合素养的孕化,由此形成略带生涩的文人绘画特点。从“千峰隐寺”的作品内容及题诗来看,应是方氏1644年之后所作,因明朝结束后,方氏寻山中归隐,并于1650年剃发为僧,行走四方,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