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眼中的90后艺术家

  • 对象送花
  • 2025年01月03日
  • 2022年8月,《断裂的一代:90后的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散文和全球身份》在松美术馆开幕。对于此次展览和90后这一代艺术家,策展人崔灿灿用2万字的长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90后艺术家在近几年迅速涌现,他们的创作方法和审美角度也成为了当下无法忽略的一种“文化现象”。 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散文和全球身份…&hellip

批评家眼中的90后艺术家

2022年8月,《断裂的一代:90后的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散文和全球身份》在松美术馆开幕。对于此次展览和90后这一代艺术家,策展人崔灿灿用2万字的长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90后艺术家在近几年迅速涌现,他们的创作方法和审美角度也成为了当下无法忽略的一种“文化现象”。

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散文和全球身份……这些在90后艺术家的作品中所凸显出的特征,成为与前几代艺术家作品面貌的显著区别。这种区别,很大程度上源于90后艺术家成长的社会情境与创作情境的改变。那么,目前在一些90后艺术家作品中显示出的某些特征是否能够代表整个群体?”90后艺术家”这个概念的提出,就目前来看是正当其时,还是为时稍早?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新世代的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的未来和爆发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几位艺术史学家和艺术批评家,从他们的观察视角来谈谈对于90后一代艺术家的看法。

Q.1

90后艺术家的创作与前几代艺术家相比,有哪些不同?

鲁虹

在我看来,90后艺术家的创作情境与前几代艺术家都不一样。首先,他们的教育背景情境不同,而且其中很多人有着国外留学经历,由于深受西方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影响,所以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作。

他们的生活情境也与前几代艺术家不同。即他们出生、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消费时代,而且其中多数有着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由于深受网络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加上数码新新技术的出现,所以他们面临的生存背景与艺术问题与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并不一样。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不能以老的标准去看待他们的艺术。而应用情境分析的方法去观察90后艺术家的创作。当然这个群体中也包含着许多个体,由于每个个体会有特殊的情境,所以,既要根据群体的情境,又要结合个体的情境做研究,这样才能在整体中体现个性来。

彭德

九零后艺术家有着国际交往的各种机会,这同老一代艺术家大不相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者以仰视的姿态面对欧美现当代艺术,以能出国发展为梦想和骄傲。九零后艺术家不同,他们与国外艺坛联系的渠道众多而且能平视对方。通过书刊、邮件、微信、环球旅游、留学了解国外艺术,是他们从事艺术的常态。

九零后艺术家使用新媒介和新载体的能力也远超三四十年前的前卫艺术家,熟练地操作电脑和手机软件成了创作的重要手段,不需要看原作也使得九零后艺术家不必依赖传统艺术和学院艺术的技法。微信、抖音、自媒体充当着这代艺术家求知和展示的平台。这使得创新的起点远胜他们的前辈。受国外艺坛的熏陶,上个世纪艺术风格互相排斥、不共戴天的关系,在这一代也得到了缓解。建构、重构、解构、后解构、变异、折衷与拼凑并行不悖;噱头、无厘头、白日梦、精神以及科幻、玄疑、穿越、元宇宙、跨学科、跨国情怀、跨文化、新国粹和反国粹各显其能。

方志凌

崔灿灿提出“断裂的一代”概念,作为一个近距离的观察者,他对电子色、时尚消费、科幻等新现象、新问题很敏感。应该说90后这一代艺术家的起步与前几代艺术家有较明显的区别。首先,这些艺术家明显淡化了中国情境,虽然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也源自中国现场,但似乎并不在意“中国性”,目前来看,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没有这方面的包袱;其次,这些艺术家显示出了比较好的宽阔的艺术视野,语言方式也更国际化,作品的完成度普遍都比较高。

杨卫

区别还是很大的。从普遍性来说,首先,90后艺术家的表达更加自我。这里的“自我”不同于“封闭”,是指要通过很多介质才能走进和理解他们的创作;第二,对于问题的呈现更加私密和隐蔽。他们不像前几代艺术家那么强烈地关注社会、等外部问题,而是更加关注于自我隐蔽的情感、情绪和精神状态等。第三,所使用的材料、媒介比上几代艺术家要丰富得多。以前对于电脑等新事物,我们要专门去学,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所以,他们对各种新媒介的使用会更加信手拈来。

Q.2
与前代艺术家之间是否存在“断裂”?

鲁虹

对于90后艺术家,还要注意结合艺术史的背景来研究,有一点不能不认,即虽然他们的艺术创作在整体面貌上明显与前几代艺术家不同,但艺术史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其中包括前几代艺术家留下来的问题,也是他们要面对与解决的。

杨卫

90后艺术家与他们的前辈艺术家之间是有延续性的。90后乃至00后的艺术家,大部分都是接受过学院教育的,这跟50、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不一样。那个时候很多艺术家是“野生的”,包括星星画会、圆明园的那些艺术家,很多并没有受过学院教育。但今天如果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是踏不进当代艺术这个门槛的。

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大多都跟他们的老师有师承关系,从材料、形式到艺术观念的拓展上,基本上都会受到导师的影响。只不过他们会把观念、材料用于表达自己的一些更加隐蔽的生命体验。在我看来,他们对艺术的理解、观念的呈现,还是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只是切入和表达的角度不同。

90后艺术家与80年代涌现出来的艺术家不太一样。那时的当代艺术家,前面是断代的,甚至是对立的,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照和学习的对象,所以那时的艺术充满了反叛性,具有强烈的意味。不仅是创作界,理论界也是如此,像当年水天中、郎绍君、刘骁纯、贾方舟、栗宪庭、高名潞、朱青生等批评家涌现出来,在他们前面是一片荒原和废墟,并没有可以参照和继承的艺术理论。

彭德

在当代艺术圈,九零后艺术家同五零后和六零后艺术家相比,尽管年龄相差三四十年,可是总体面貌却有着雷同的一面。比如创作意图旨在背离传统艺术和学院派艺术,比如艺术倾向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主要参照系始终在国外。近三十年来,国外现当代艺术已经失去了早期的活力,大幅度同资本世界合流。九零后中国当代艺术也顺从了这个大趋势。这一代艺术家都在氛围中长大,读本、影视、游戏,笼罩了他们的儿童时代和少年时代。这使得众多九零后艺术往往带有显著的倾向。当他们在域外现当代艺术中寻找参照时,哈林的画,宫崎骏的动漫作品,昆斯的时髦方式和草间弥生的匠人趣味,便成了他们的标杆。如果使用简约的短语来描述他们的作品,脱不出扁平的思想、花哨的情调、华丽的作风、密集的元素、堆砌的符图、混杂的构成。同五零后六零后艺术家的总体表现相同,缺少天才,缺少异端,缺少打动人的作品。齐步走,格式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的作品可以交换署名。当然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都不会成群结队地出现。他们只会是突破这个时代的流行色、流行形和流行风气的佼佼者。

方志凌

“断裂的一代”中所谓的“断裂”指的是什么?指向的是与中国自身的艺术情境的断裂,更全方位与现代艺术或西方当代艺术逻辑进行无缝连接?如果是这样,也只能说是这些艺术家现阶段的一种状态,而不能以此判断他们最终的艺术价值。真正成熟的全球视角,不仅在于融进去,还要发现这个系统的问题,从而找到新的立足点。如果只是强调对中国艺术逻辑的断裂,而没有自觉意识到与西方艺术传统和国际主流的当代模式之间的断裂关系的话,那就不足以形成艺术上真正具有代际特征的爆发点。这是因为,个人兴趣虽然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和的来源,但却不足以爆发出最大的能量,只有当艺术家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在整个时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时候,他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己,进而形成真正成熟的时代特质。

No.3
从艺术批评或艺术史的角度,如何看待90后艺术家群体的创作?

彭德

从文化价值评价九零后艺术家及其作品,依旧需要像对五零后六零后艺术家评价那样多角度地观察。哲学背景、经济轴心、时事、国际视野,仍然是主要的参数。支撑九零后艺术的后解构主义哲学背景,使得时政题材被淡出,非意识形态成为这代人的集体选择。这种选择更多地体现为策展人、经纪人、投资人的态度。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和合伙人同老一代艺术圈相比,一方面具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跨专业的知识积累,一方面其积累又显得支离破碎,同微信和抖音提供的知识如出一辙。更要命的是开阔眼界的背后是狭隘的价值观。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中国,老一代艺术家合伙人注重的是功成名就的一线艺术家;新一代合伙人提携的是有潜力的九零后艺术家,双方有着相近的经历和愿景,一拍即合。当年老艺术家用艺术改变社会,而今九零后艺术家则用艺术改变自己。前者是大乘,后者是小乘。前者是草根,后者是贵族。前者把艺术当工具,后者把艺术当消遣。他们重视卖画,追踪艺术市场行情。当代艺术在艺术市场的惊人表现,对他们的吸引力远大于当代艺术的精神穿透力,批判精神在九零后艺术中被悬置,致使这代艺术家变成了马尔库塞揭示的单面人。

按目前的科技进展速度,过不了多少年,人类的自然进化将会戛然而止,人机一体会使人的大脑不再受制有限的脑容量,或者说个人的认知将会无限展开而且不停地加速扩展、修正和更新,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将会超出自然人的千万倍。其结果,以往的人类艺术如同类人猿的行为痕迹一样不值一谈,进而成为九零后中的杰出者自我激励的理由。

方志凌

艺术史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所以对于90后这代艺术家还有待观察。从艺术批评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些90后艺术家(目前主要是9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家),处在30岁左右的年龄,这个阶段实际上是艺术家在职业生涯中,开始展示艺术才华的第一个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变数很大。现在可以归纳他们目前的某些特点,但这些特点最终是否具有“代际”特征,还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中去观察和考量。

Q.4
留学经历或国际身份背景会对创作起到决定性影响吗?

杨卫

有国外留学经历和没有国外留学经历的90后艺术家在创作上,我觉得在今天的开放社会中,区别不是特别大。中国也同样经历了全球化过程,即便我们在中国学习、生活、创作,其实也是在一个全球语境里,获取国外的信息比以前要容易得多。虽然到国外留学,其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会不一样,但他们回来后也会面临一个问题,即水土不服的问题,是否能够将国际经验与本土经验进行有效转换,对于这些海外回来的艺术家也是一种考验。

另外,还是有一点区别,出生于50、60年代的艺术家们,当年可能看了一本外国的画册,就可以奠定自己一生的艺术方向,但现在不可能了。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家获取的资讯是平等的,所以更重要的是确定性体验。也就是说,能不能把资讯转换为自己的生命经验,并从这个角度去创作属于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作品,在我看来,就变得尤为重要。

Q.5
现在提出“90后艺术家”概念,是正当其时吗?

方志凌

最先被提出来的是“70后”这个概念,70后艺术家的第一个爆发期确实特色鲜明,包括对青春主题,新的集中表现等。对于70后艺术家,大家都在持续关注,也有各式各样的质疑,想看到他们会如何演化,以及最终的成果是什么。现在很多70后艺术家也感受到了压力,就一整代艺术家而言,与50、60后艺术家相比,他们还需要有一个爆发,我认为他们还有爆发的可能性。但是具体这个爆发点会在哪里,艺术家在努力,大家也在观察。每一代艺术家都会关注自己时代的新问题,包括社会的问题、意识形态的问题、精神表达的问题等。但是,促使每一代艺术家集中爆发的东西各不相同,这些其实都离不开那些最终塑造了他们的独特的社会现实与社会精神。从这个角度看,90后艺术家目前关注的问题还很分散,应该还处在比较个人化的积累阶段,当然也还没有到爆发的状态。从社会思想潮流的角度看,现在全球也都还处在较为混杂的转型阶段,很难说已经形成某种足以主导艺术家们内在的社会思想。综合这些,我觉得现在提出“90后”这个概念可能还有点早。

杨卫

艺术史尽管是现象的历史,但是必须要有代表——所有的现象都要落实到个体身上,也就是某个艺术家和作品之上。无论中外,我们都是通过艺术家来了解他所处时代的文化状况和艺术生态。当下也是一样。目前来说,90后艺术家依然还是一个群体现象,杰出和代表性的人物并没有出现,还有待观望。对艺术家来说,也需要去确认自身和时代的关系,在其中提升和发展自己。

注:文中彭德观点来自于《扫视九零后艺术家》,此文将发表于《艺术当代》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