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之争色彩何以定落
在艺术界的争鸣声中,影与画的辨别之难如同尘埃般难以定落。5月16日,一场关于摄影家薛华克对油画家燕娅娅涉嫌抄袭的诉讼案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引发了轰动。在这场名为“影画之争”的纷争中,法院最终判决了5幅油画作品侵权,但由于宣传滞后,这一消息直到7月中旬才传遍美术界和摄影界。
2009年以来,这起案件一直是专业人士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双方不仅诉诸法律,还将“影”与“画”艺术创作之间的异同深入探讨。期间,因管辖异议等问题,该案由杭州移送北京审理,经历了一系列波折,最终到了2011年11月,法院首次作出一审判决,对于油画《奶奶》被指演绎了摄影《老人》的案件,以证据不足而驳回起诉。而另外7幅作品则悬而未判。
经过一年多时间充分准备,再次召开研讨会,并参考专家的意见,最终在2012年2月14日,又一次针对此话题召开研讨会。此时,“判五幅侵权驳回两幅”的一审判决仍然无法让原被告完全接受。这也反映出了“影画之争”的复杂性,以及对于一个事件最终结果的渴望。
在法官苏志甫看来,“对于这个案件,双方在事实上是有分歧的。”他介绍说,原告主张被告是比照他的摄影作品创作了油画;但被告主张油画是自己独立创作的。而且,由于两人曾是朋友,并共同赴帕米尔采风,这种情感联系使得事实认定变得更加困难:“通过外在的东西画内心,这是有很大的难度。”
燕娅娅 herself 也表达过她的立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也是一半是我独立创作的一半,是他的,但仅仅也就是借鉴了一点。我跟塔吉克人生活在一起,所有动作都是我设计好的。”然而 薛华克 的律师 张闻 起认为,对于法院认定5幅作品侵权,没有支持销毁这些作品以及要求赔礼道歉,因此他认为需要提高对摄影家工作保护力度。
从古至今临摹一直是一个学艺入门的手段,不断锻炼艺术反映和感知能力。但临摹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代艺术中独创创新为第一要义,而此案中的较劲实际上是在各自捍卫艺术生命底线。此事件或许不只有一种解释,而我们更愿意期望,在这一过程中,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