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曼生壶7种底款千万别再闹笑话紫砂之家紫砂半手和全手的区别你知道吗反复提醒你不要弄混了
紫砂壶,数百年来,被誉为素雅而有文气的艺术品。其底款,不仅体现了壶身书画之美,更隐含着文人气质。
陈曼生,以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自明时大彬用竹刀在壶上刻下名字起,紫砂便与书画齐名,有了独特的款印风格,更添多份文人情怀。曼生留下的7种底款,每一款都蕴藏着故事。
阿曼陀室
源于“曼陀罗”一词,源自陈曼生题《程六尧文题女史徐兰韫诗草后,更索挽章,复作长歌贻之》诗中的“曼陀罗花拾不得”句。
飞鸿延年
源自鸿台观宇瓦,“延年”两字处于篆隶之间,上方飞鸿张嘴欲衔小乳钉,还有八个对称分布的乳钉。
种榆仙馆
来源于“种榆”一诗,与树萱图相关,是出尘脱俗之意。
桑连理馆
因发现连理桑得名,与友人绘制桑连理馆主客图。
香蘅
是曼生的斋名,为儿子小曼陈宝善所用,一般较少见。
陈鸿寿印
阳文方章,为常用印之一,有深厚书法篆刻功底。
定制款
直接在壶底加盖订制人要求的款识,如增祥款玉乳壶。
这些底款不仅展现了紫砂艺术之美,也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情感,使得“文人紫砂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