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即将于 7 月 1 日正式面向公众

  • 花语故事
  • 2024年11月07日
  • 798CUBE展览“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幕,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内,呈现38位当代艺术家、音乐人的87件/组当代艺术作品,展开甲骨文与当代艺术在图像中的关联“宇宙”。 殷商高度发展的龟卜学导致了表形字的创造;作为唯一延续至今使用的古文明字符门类,汉字的长久性或许得益于中国思想里深刻烙印的占卜性

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即将于 7 月 1 日正式面向公众

798CUBE展览“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幕,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内,呈现38位当代艺术家、音乐人的87件/组当代艺术作品,展开甲骨文与当代艺术在图像中的关联“宇宙”。

殷商高度发展的龟卜学导致了表形字的创造;作为唯一延续至今使用的古文明字符门类,汉字的长久性或许得益于中国思想里深刻烙印的占卜性:表形字不以人类内部流通的发音习惯规定其语言形制,却借由简缩化的、人与“天”皆可辨别的表形图像为基准。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形声为造字方法)占卜的程序被法国思想家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视为前现代的、“准科学”的理性公式,也被视为汉字创造和产生机制的基本运作方法。

王光旭,《无题》,2018,木头、宣纸,544 × 78 × 62 cm。图片版权归王光旭所有,由艺术家惠允。

展览试图从考察的视角为这套公式赋形。一方面,从甲骨文、上古祭器、墓坑结构等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想象式的形式归纳;另一方面,展览试图展示隐含于该公式中的天(人类文明系统之外的物质
界)与人间的沟通意向,以及这种意向如何作为一个图像学的样本,影响和连结中国乃至世界当代艺术中对宇宙图像的重新认识——隐含在秩序中的非秩序性。

被广泛认同的汉学概念“关联性思维”(由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提出)常常用于描述中华文明的基础特征和思维方式。如果将这一强调事物同时、共生、互动联系的思维方式引用到展览的“赋形公式”中,我们会发现,甲骨文作为通道,横贯宇宙与甲骨(微缩的宇宙景观)之间,并将两者视为完全同一的系统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作品,或许能够以相似的逻辑印证该“关联”的普遍的适应性,并为超越这种适应性预备了前提。

李竞雄,《无题》,2021,油彩、货车防水布,110 × 70 cm。图片版权归李竞雄所有,由艺术家惠允。

展览分为“形”“声”“义”三个部分。“形”与“声”是对“义”的复归,相同的意义上,“义”释义了“形”与“声”——展览“白洞”是对记忆深处文字机制的探索之旅,该机制的识别运作相互嵌套,而非全然独立。

展览主标题“白洞”,是存在于天体物理学中的假设性天体。理论上,白洞与黑洞截然相反,互为对立,任何物质都不能进入其中。与塌陷的黑洞相反,白洞将物质弹射出去。艺术在周期性的某个时刻闪现自己的“光晕”,顺随着时势的轮回,将它贮藏之后,又会将它重新展露。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现场,河南省安阳市,2023。图片由杨迪提供。

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
2023.7.1–2023.10.8

策展人:杨紫

参展艺术家:卜镝、陈惠立、陈文骥、储云、柯蒂斯·塔尔沃斯特·圣地亚哥、达伦·巴德、方璐和艾瑞、冯晨、高伟刚、关小、何意达、胡向前、朱迪斯·艾伯特、李带菓、李竞雄、李姝睿、刘任、刘张铂泷、陆平原、尼克·多伊尔、佘海晴、施金豆、童义欣、王光旭、王迈、王墒、王受之、谢燚、辛未、徐冰、徐秋雁、杨迪、郑国谷、志韦、钟云舒、周思维

特别单元:何为
公众项目特邀艺术家:陈楠

关于 798CUBE

798CUBE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园区的核心区域,建筑面积 3600平方米,建筑体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艺术家朱锫设计,是朱锫建筑所(Studio Zhu Pei)近年来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一系列实验性的创作实践之一,这座艺术区里的工业“盒子群”,充分展现出科技、艺术与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基因。

以“Into the Unknown”为口号的798CUBE,致力于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并依托798艺术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名片的天生优势,打造一个面向大众,链接国际优质艺术资源与公众的平台,在新兴科技与前卫艺术孕育的语境中启发大众,并愿意持续、深入的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语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