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紫砂名家争相挑战的成型难度最高壶源自江南自然之美
夏、商、周时期,边陲游牧民族以水囊盛酒装水,世代相传。这些水囊以牦牛皮或骆驼皮制成,盛入水后形状扁圆,不占空间。大型的可盛50-60公斤,小型的则能容纳1公斤。它们不仅适合携带酒,也不会影响味道;即便是用来装水,它们也不会洒落。这种扁平造型极为适合游牧民族在马背上使用。
随着春秋文化的交融和铜器的普及,一种名为铜扁的器物出现了,而到了宋元时期,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明清时期,紫砂艺术兴起,并逐渐转向陶艺领域,因此产生了所谓的“紫砂虚扁”。
《青铜虚扁》是一款非常罕见且难以制作的手工艺品。这款壶要求完全手工制作,有着“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的说法,因为其拍打过程需要力度均匀而又不能塌陷。这确实是一项体现出高超技艺与精湛工艺的大师级作品。
好的虚扁壶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壶身要有明显的扁平形状,或许整体呈现出一种典雅优雅的情趣。但同样重要的是,它不能塌陷,而应该保持紧致且线条流畅。此外,还应具备中腹及颈部挺直,上下两侧有两个反弧线,以及凹陷处最好双刹凹,同时保持腰身折合和壶腹鼓凸等特征。
市场上的知名作家,如时大彬、顾景舟、陈鸣远、徐汉棠以及王寅春,他们各自创作出的虚扁作品,其成交价格也因此变得相当高,其中包括5520000元人民币至55200元人民币不等。
每一位艺术家都将自己的独特风格融入到这款特殊而困难的手工艺品中,使之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杰作。例如,顾景舟的一件作品展示了更为沉稳的地面设计,使得整个壶身更加扩展开来。而王寅春则通过光素无纹和柔和线条,将刚性的紫砂原料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感受到气韵生动。
最后,我们可以推荐一些其他值得收藏的小众佳作,比如庄青《虚扁》编码号为40935,以及李寒勇《虚扁》编码号21378等,这些都是市场上少数但极具价值的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