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成一朵孤云势太湖石千秋丈立峰赏析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中国嘉德2023秋季拍卖会
六如——中国古代赏石
预展时间及地点
11月25日-11月28日
嘉德艺术中心
拍卖时间
11月30日 19:3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 B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Lot 4828
明早期
太湖石“千秋丈”立峰
220×110×500 cm
来源:隋藏珠旧藏
太湖石,中国“四大名石”之一,言及太湖石,必言其出于太湖。但实际上太湖石的产地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南太湖石:以太湖出产的水生太湖石为核心,此外包含江苏宜兴等沿太湖周边所产的旱太湖石;南京、镇江一带所产的红、黄、灰色旱太湖石等。二是北太湖石:包括安徽巢湖类太湖石、北京房山太湖石、山东青州太湖石等。三是岭南太湖石:包括广西柳州类太湖石、广东英德旱太湖石等。
此太湖石立峰,为山东青州的北太湖石,高五米,厚约一米一,最宽处约两米二,颜色灰白,挺拔伟俊,巍然巨石,名“千秋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最能表达此立峰之瑰丽壮美。“……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
此立峰石体玲珑多窍,涡洞相套,孔洞疏落有致,顶有大洞若圆月。石表亦可见白色石筋,“瘦、漏、皱、透”之美无一不具,颇有宋代赏石“秀美”的韵致。我国赏石文化至宋而极,很大一个原因是宋徽宗的推重。《宋史》卷八十五:“宣和五年,朱勔于太湖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赐号‘昭功敷庆神云石’”。《铁围山丛谈》云:“有太湖石曰‘神运昭功’,高四十六尺”。《宣和石谱》云:“独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墨庄漫录》云:“宣和癸卯平面採石太湖鼋山得一石,长四丈有奇,广得其半。”这种喜伟好大的风尚也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据《癸辛杂识》,南沈尚书园:“池南竖太湖三大石,各高数丈,秀润奇峭,有名于时。”此外,《云林石谱》和《洞天清禄集》也有“最高有三五丈低不踰十数尺间有尺余”,“土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之语。案《云林石谱》,太湖石“唯宜植立轩槛,装治假山,或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可见修园在宋代之昌盛。
此山东青州北太湖石,出自隋藏珠后人。
隋藏珠(1813-1866),原名藏朱,字松心,号赤亭,别号龙渊。后更名藏珠,以龙渊为字。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八日生,山东青州府乐安县北隋村人,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山东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历任户部候补主事、广西司主事、云南司主事、山西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咸丰七年(1857),出任江西建昌府知府。咸丰十一年(1861)进入湘军经办行营粮台,深得曾国藩赏识,因军功议叙以道员用。同治元年(1862),因父丧回乡守制。服阙后无意复出,隐居家乡著书讲学,终老林泉。
《乐安县志》评论说:“藏珠于吾县近百年来品最卓、才最高、学亦最富。于古今载籍几无所不窥。生平爱书如命,插架万轴,寝馈以之。其说出入汉宋各家,而时标新意。”著有《四书举隅》《史屑》《与石居诗文草》《铸错堂稿》《寒柏草堂课艺》《溁蒲书院课艺》《建昌学治录》及词曲等。同治五年(1866)病逝,诰授中宪大夫,祀乐安县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