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花网编织的风铃猪笼草

  • 花语资讯
  • 2024年12月01日
  • 风铃猪笼草(N. campanulata,拉丁语中campānulātus表示钟型)是一种独具风铃形状捕虫笼的热带植物,它们是婆罗洲特有的珍稀生物。自1983年一场森林大火后,这种植物是否仍然存活在野外还是已经绝迹,都成为了一个未知之谜。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风铃猪笼草被列入2006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这类猪笼草以其短小圆柱形的茎和剑形至披针形的革质叶片而著称

订花网编织的风铃猪笼草

风铃猪笼草(N. campanulata,拉丁语中campānulātus表示钟型)是一种独具风铃形状捕虫笼的热带植物,它们是婆罗洲特有的珍稀生物。自1983年一场森林大火后,这种植物是否仍然存活在野外还是已经绝迹,都成为了一个未知之谜。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风铃猪笼草被列入2006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这类猪笼草以其短小圆柱形的茎和剑形至披针形的革质叶片而著称。它们最长可达12厘米宽2厘米,基部包裹茎体,每边有2至3条纵脉,而羽状脉则不明显。捕虫笼呈钟型,可高达10厘米、直径5.5厘米,是一种罕见的设计。在捕虫区内,只有下四分之一为腺体区域,其翼变成了突起形式,而唇部非常窄,以一排小齿结束。

这种食虫植物生长在地面上,通常会形成多个生长点并聚集成丛。在潮湿且覆盖着青苔的地石灰岩壁上,从海拔300到500米,是它们理想的栖息地。但随着1991年底到1992年初的一系列灭绝事件后,该物种似乎已无踪影。不过,在1997年,一位研究者在沙捞越古农姆鲁国家公园重新发现了它,使得科学界对它未来存续状态持有希望。

尽管仓田学者认为风铃猪笼草与苏门答腊特有的无刺猪笼草(N. inermis)存在亲缘关系,但其他分类学家并不认同两者的近缘关系。这两种植物虽然在株型和捕虫器械上相似,但它们分别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风铃猪笼草栖息于低地石灰岩壁,而无刺猪笼草居住于更高海拔地区的大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