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绽放的风铃猪笼草礼仪之花赠予自然之美
风铃猪笼草(N. campanulata,拉丁语中campānulātus表示钟型)是一种独特的热带植物,它拥有与其名相符的风铃形状捕虫笼。这种捕食者专用植物是婆罗洲特有的,然而1983年的森林大火可能导致了它原生地的消亡。由于缺乏最新数据,风铃猪笼草目前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风铃猪笼草外观上呈圆柱形,全株高度可达20~50厘米,茎厚度为4毫米。叶片革质,无柄,呈剑形至披针形,最长可达12厘米宽2厘米。叶尖略显盾状,上部包住茎两侧各有2~3条纵脉,不明显羽状脉。在捕虫方面,其短硬的笼蔓不超过4厘米长,并且只有一种形式的钟型捕虫笼,这种捕虫器具高达10厘米、直径5.5厘米,以黄绿色为主,其中翼突起形成一对突起部分。在内腔,只有下四分之一区域由腺体组成,而唇非常窄形成一排小齿。盖子椭圆至长椭圆形,没有附属物,与唇通过1毫米长度的小颈连接。
花朵完全无毛,是低地生长品种,在300到500公尺海拔处于潮湿石灰岩壁上繁殖。此外,一株通常包含多个生长点,从而形成丛生的植群。此类植物在1997年的一次重新发现后,其分布范围得到了更新,但仍然面临着灭绝风险。
尽管仓田认为风铃猪笼草与苏门答腊特有的无刺猪笼草(N. inermis)存在近缘关系,但其他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这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株型和捕虫器具的设计,但它们的地理隔离使得它们生活在地区不同的地方:风铃猪篱生长于低地石灰岩壁上,而无刺猪篱则栖息在1500到2600公尺海拔的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