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放上潮汕嵌瓷工艺之美吉利满堂

  • 花语资讯
  • 2025年02月12日
  • 嵌瓷,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亦称“聚饶”或“扣饶”,在我国其他地方被称为“剪黏”。这项工艺以绘画和灰塑为基础,采用各种颜色的精薄釉下彩瓷器进行剪裁、敲打,以形成所需的图案,然后通过粘接技术将这些瓷片镶嵌于建筑物上。这种装饰手法多见于祠堂、庙宇以及民居的屋顶,如四点金、下山虎等部位。其中,“四点金”指的是屋脊上的四个角落,而“下山虎”则是屋脊上的流线型装饰。 潮汕嵌瓷分为三种类型:平瓷

家里放上潮汕嵌瓷工艺之美吉利满堂

嵌瓷,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亦称“聚饶”或“扣饶”,在我国其他地方被称为“剪黏”。这项工艺以绘画和灰塑为基础,采用各种颜色的精薄釉下彩瓷器进行剪裁、敲打,以形成所需的图案,然后通过粘接技术将这些瓷片镶嵌于建筑物上。这种装饰手法多见于祠堂、庙宇以及民居的屋顶,如四点金、下山虎等部位。其中,“四点金”指的是屋脊上的四个角落,而“下山虎”则是屋脊上的流线型装饰。

潮汕嵌瓷分为三种类型:平瓷、半浮瓷和主体嵌瓷。平瓷工艺首先需要打底,用草根灰涂抹,再用佛青勾勒轮廓,然后用有色釉下彩片铺设成平面图形,并用糖灰粘合。在没有使用到釉片的地方,二白灰覆盖并施以彩色,使得整体看起来既实又美观。半浮瓷制作过程中同样先打底后勾勒轮廓,但此时会在坯上塑造花鸟人物等造型,再涂抹大白灰至干燥后染色,然后再次用糖灰贴入有色的釉片完成浮雕效果。而主体嵌瓷则是以瓦片、糖灰和麻丝等材料制成骨架模型,在干燥过程中使用草根灰与糖灰混合粘贴上彩色釉片,并在最后绘制细节线条。

整个工艺步骤包括塑坯(制作模型)、剪饶(剪切 釉片)、贴饶(粘接 釉片)以及微调调整。这一技艺要求匠人对每一块小小的陶器都要精确地裁剪如同牙签般细腻,以免破坏整体美感。此外,与泥塑不同的是,嵌瓷中的人物脸部及手脚部分通常采用泥土模仿自然,而身体部分及服饰则由陶器组成,这种融合技巧考验着匠人的耐心与技巧。

从古至今,嵌瓷作品丰富多样,其内容包含了吉祥如意的图案,如龙凤凰麒麟之类,以及忠孝节义故事中的英雄事迹;戏剧历史故事,如《桃园结义》、《董永与七仙女》等神话传说;还有石榴葡萄牡丹之类的吉祥花果图案。这些主题不仅增添了建筑物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匠人们无限创造力。

由于其耐久性强且风化抗性的特性,不少历史悠久的公共建筑如琳宫梵宇祠堂书院仍保持着原有的辨识度,即使历经百年依然保持鲜明而生动,从而证明了这是一门高超且能够跨越时间考验的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