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元紫砂壶色彩如同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却留下永恒的印记
紫砂泥,亦称五色土,其颜色之丰富犹如自然赋予的礼物。经过烧制后,这种泥土呈现出米黄、红、紫三种基本颜色,并分为本山绿泥、朱泥和紫泥三大类。原矿中的金属氧化物是其成色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氧化铁。正是由于氧化铁含量的差异,本山绿泥、朱泥和紫泥才展现出了独特的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种紫砂泥,烧制温度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颜色的变化,从浅到深。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以及烧制气氛中氧化还原反应程度的不同,三氧化二铁逐渐减少,而氧化亚铁则增加,前者呈现出红褐色的外观,而后者则显露出黑色的光泽。最终,烧成品所呈现出的颜色,是这两者的综合体现。
在具体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测定铁元素含量来判断其烧成后的显著特征:
当铁含量低于0.8%时,其呈白色;
铁含量达到1.3%时,则变为灰色;
2.7%左右可见淡淡的一抹光泽;
5.5%处有了淡红色的印记;
铁含量达到8.5%,即将达到的深红色界限;
最高点10.5%,已接近深邃而艳丽的地步;
而超过11.5%,则踏入了生动且神秘的大紫领域。
每一个比例,每一道工序,都在讲述着一段关于火与土之间对话的故事,那是一场关于生命与艺术无尽探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