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与文化产业共舞雅昌艺术网指挥棒下绽放光彩
山东金融与文化产业共舞,雅昌艺术网指挥棒下绽放光彩
在2006年初步启动的山东文化产业实现了增加值604.4亿元,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翻番至2720亿元。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表示,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了两倍。这其中,金融业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山东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具体而言,一系列信贷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不少驻鲁金融机构都制定了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或指导意见,将其列入重点支持行业。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制定的《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设定了中远期目标,即通过科学规划,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创新授信评审和探索总结支持 山东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实现分行在文艺领域业务快速增长奠定基础。而中国农业银行则通过《关于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该领域匹配专项信贷计划,并确保其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同时,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明确并落实具体行业信贷政策。工商银行积极支持列入省政府重点规划的文创园区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国农业银行实施影视动漫管理办法,对满足条件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中国银行则提出重点支持济南、青岛地区新闻出版传媒龙头企业。
为了促进重点区域及重要客户的大型骨干企业成长,如中国建设银行提出了“文化悦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对文艺演出、影视制作等六个重点领域进行营销拓展,并为多家省内知名媒体单位提供差异化授信服务,如对电视剧制作发行单位给予2000万元信用额度,以及针对农村特色的工艺品企业提供1000万元融资。此外,还可以为租赁演艺设备公司提供融资理财解决方案。
尽管当前银企合作仍处于磨合阶段,由于部分文化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对新兴市场如动漫游戏等领域难以获得足够资金,但王俊豪副处长建议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加强银企合作推荐机制、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及成立专业担保机构,以推动创新融资方式和建立完善融资配套系统,从而共同推动财政与非财政资源有效结合,为山东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2年底,全省艺术表演及娱乐业余额达87.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5.02亿元,上升39.8%,超越其他行业增幅25.6个百分点。这也凸显了政府对于提升本地经济效益并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视程度。在未来的规划中,预计将进一步引导专项资金流通,为地方特色工业注入更多活力,使得这场由雅昌艺术网指挥的大戏持续上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