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曼生壶7种底款千万别再闹笑话紫砂之家紫砂起源于宋朝的秘密你知道吗反复探寻其历史足迹让我们一起重温
紫砂壶,数百年来,被誉为一种雅致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品。其文气不仅体现在壶身上的书画刻绘,更在底款中蕴藏着文人风范。
陈曼生,以书画、诗词和造型为一体,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紫砂壶艺术风格。自明代大彬用竹刀在壶上刻下名字以来,紫砂与书画并行,不仅有了独特的款印风格,还流传下许多充满文人韵味的底款,每一种底款都背后隐藏着故事。
陈曼生的七种底款,如同七个不同的篇章,每一篇都讲述着一个关于艺术与生活、文化与情感的故事。
首先是“阿曼陀室”,源自他题《程六尧文题女史徐兰韫诗草后,更索挽章,复作长歌贻之》中的“曼陀罗花拾不得”句子。这份深邃的意境,让这套名为“阿曼陀室”的器物成为主人宾客聚会之所,同时也象征着对佛教信仰和文学追求的结合。
接着是“飞鸿延年”,这背后的历史更丰富。“三辅黄图”记载秦始皇筑长乐宫时,有鸿台,这里的“延年”两字来自于瓦当上的一句话,而飞鸿则代表北斗九星,是一个寓意长寿美好未来的符号。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以此名命名的飞鸿延年壶,其价值高达270万人民币。
接下来是“种榆仙馆”,源自陈鸿寿题《树萱图》诗注中的白榆树。这四个字里透露出的清淡脱俗的情调,使得这种类型的人物更加难以捉摸。
又有“桑连理馆”,源自一株发现于厅事西侧的大吉之兆——连理桑。这张主客图由友人共同绘制,为的是纪念这一佳偶永恒的情谊。而这个名称,也被用于拍卖市场中,一次拍卖成交价高达2875万人民币。
还有最为少见的一种,“香蘅”,这是陈宝善的小斋名,并且钱杜曾经题写过《小曼香蘅吟馆》。目前已知有三件这样的香蘅款式紫砂壶,其中包括刷新了拍卖记录的一个百衲壶,以及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周盘壶,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人间瑰宝。
最后,还有一些定制款式,这些都是根据订购人的要求特别铭刻出来的,比如增祥玉乳壶,它不仅展现了一位工匠精湛的手艺,也让我们对那些隐秘角落里不可触及的事物感到遐思悠远。此外,这些铭刻也展示了作者极其深厚的地道篆刻功夫,使得每一次铭刻都充满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