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最重要的十项成就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应急建筑设计如同一座座坚不可摧的渡口在危难时刻守护着百

  • 花语资讯
  • 2025年02月20日
  •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的特别展览。展览旨在通过展示16件创新而实用的应急建筑设计,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意识和灾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次展览不仅凸显了全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也是对国家重建工作的一种支持。 来自世界各地的16支优秀设计团队共同参与了这次展览,他们分别来自欧美、亚洲和日本。这些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飓风以及社会灾害,如流行病

2022年我国最重要的十项成就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应急建筑设计如同一座座坚不可摧的渡口在危难时刻守护着百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的特别展览。展览旨在通过展示16件创新而实用的应急建筑设计,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意识和灾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次展览不仅凸显了全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也是对国家重建工作的一种支持。

来自世界各地的16支优秀设计团队共同参与了这次展览,他们分别来自欧美、亚洲和日本。这些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飓风以及社会灾害,如流行病,设计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全球各种自然和社会危机的应急建筑。

策划人潘晴介绍说:“我们将这些作品分成了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专注于特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例如,一些作品模拟了初期救援阶段,而其他作品则展示了如何利用本地材料迅速搭建临时住所。在概念空间中,还有一间专门为应对全球性流行病设计的小隔离室,这对于当前正在蔓延的甲型流感来说尤其有用。

日本著名设计师坂茂带来的作品是一座已经实际应用于四川地区小学建设的小学模型,这意味着他的工作已经超越了理论层面,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了作用。此外,该展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以及环保节能、便捷运输和低成本等实用特质。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虽然这些结构是为了特殊情况而生的,但我们希望它们永远不会被使用到。”记者们注意到,不仅有针对特定事件或环境的问题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具有普适性的作品,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修改或重新构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除了参观活动,本届展会还邀请观众与建筑师共同搭建一些参展项目,以此来展示紧急状况下专业知识回归社区居民的手感。而且,为让更多儿童了解这一领域,将举办相关教育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如坂茂教授创作的一课室等。同时,与乐高合作,在现场提供孩子们自己动手搭建乐园的地方。此外,一场关于平衡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大型研讨会也将随之召开,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及学者一起探讨防御、救援与重建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