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工业陶瓷从窑炉到纹饰的艺术之谜
扒村窑瓷器的工艺与纹饰特征
在中国古代,扒村窑是一种极具艺术价值的瓷器,它不仅技术水准高,而且影响力深远。陈万里先生曾经说过,扒村瓷是独立成窑系的一种艺术品,其光芒四射、魅力无穷。在当时,它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并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种瓷器。
中国古瓷学会会长耿宝昌先生、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誉之为“瓷上水墨”。白地黑花是凝结在古瓷上的中国画、烧制在古瓷上的中国书法。图1展示了扒村窑,这是一家位于黄河南岸宋代著名民间陶坯之一,位于禹州市浅井乡。这家陶坯以烧制白地绘黑花为代表,其产品大多是当时民间常用的日用品。纹饰内容取自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禽鸟、文字、风景和人物等。
过去很少有文献记载关于这家陶坯,但在民间发现了许多传世品,大都是宋金元时期的产品,以白地绘黑花为主,其次是划花、翠青地绘黑花或印花,以及白釉黑釉绿釉宋三彩和加彩等。此外,这些产品也被误认为来自河北磁州窑,因此,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扒村窑进行调查。
图2显示了扒村窑的大规模生产范围,从虎头山到花果岗,从西边到东边,从南边到北边,总面积达到了百万平方米。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全都是实用性的碗盘盆瓶罐枕炉缸杯等,而最受欢迎的是碗盘盆。这些产品因为其独特的地位和美观而迅速发展,并且影响到了邻近地区形成了一大型北方民间陶坯体系。
除了白地黑花,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叫做“铜红釉”,这种类型非常罕见,有着鲜明的颜色,可以达到红如朱白如腊黑如漆绿如翠这样的级别。这说明尽管条件艰难,但匠人们仍然能够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大众需求作品。
至于装饰技法,有绘画刻花划 花剔 花印 花凸线纹塑贴镂孔加彩等。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牡丹莲荷菊等植物描绘,这些植物象征繁荣昌盛清廉洁白丰腴幸福或者出污泥而不染。这些图案不仅体现出了工艺品上的常见装饰,也反映出了佛教文化对生活中的影响,如莲生贵子这一吉祥图案。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金元时期,当时主要生产碗盘盆瓶罐枕炉缸杯,其中尤以碗盘产量最大且样式多样,最常见的是敞门弧腹小圈足内外皆施白釉有的刻有草本图案有的写有单字,如郭净清雪荷忍等。此外还有梅瓶鹅颈瓶荷叶口瓶等多种造型形式,使得这些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不仅满足了生活需要,也成为美化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