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上一桥飞架美术生最吃香的十大专业绘制江南风光
吴湖帆的《钱塘江大桥》——一幅融合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大型山水画作品。1959年,新中国进入了第十个春天,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这一年4月,吴湖帆在杭州六和塔前,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钱塘江大桥的宏伟景象。这座桥梁不仅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并建造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更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一道丰碑。
吴湖帆(1894-1968),海上著名书画家兼鉴藏家,其书法创作在画坛占据半壁江山,被誉为“画坛盟主”,书画收藏富甲江南,他对山水和花卉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艺术风格融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体,尤以烟云多彩而最负盛名。他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及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对他影响深远。
《钱塘江大桥》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在完成这幅作品之前,吴湖帆经过半个月时间的心血构思。他在近处细腻描绘六和塔周围环境,同时将群峰叠峦勾勒得恣意流畅,从而营造出一种错落有致之美。此外,他巧妙地将上下景观融入了一体,使得月轮山前,一路蜿蜒的小溪、一座飞架的大桥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自然的人间图景。
这幅作品题识中记载了他游览此地并完成此作的情况,并且右下角钤印“湖山如画”朱文印,这不仅显示了他对此作珍爱之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情况。《钱塘江大桥》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它更是时代精神与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是我们学习历史同时也能感受到当代意义的一种形式表达。这幅作品后来被收录于《吴湖帆: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2013)和《中国近现代国画名家精品集:吴湖帆·山水》(2014)。
作者系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