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蓝色多瑙河即将开幕聚焦社群自然与生存空间
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将于 2022 年 3 月 12 日推出以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为题的春季群展,呈现 12 位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透过绘画、雕塑、装置、混合媒材等多元媒介,谱写“社响”、“自然咏叹”、“空间韵律”三个篇章。展览将囊括艺术家的最新力作,多位艺术家为中国首次亮相。
本次展览以乐曲型式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社响”讨论社交媒体、身份归属、过度消费、交际边界等话题,发掘当前社会不同社群的心理现象。
拉米罗·史密斯·埃斯特拉达,《虚张声势》,2019,90x120cm,布面油画
拉米罗·史密斯·埃斯特拉达(Ramiro Smith Estrada)的作品围绕现今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如何描绘自己”的主题,试图突显和美化“世俗”生活。强纳森·保罗(Desire Obtain Cherish)的创作混合了街头艺术、波普艺术与挪用的创作手法,使用幽默讽刺性的商业符号引发社会议题的讨论。
凌·波儿,《中场休息》,2018,122x91cm,布面丙烯
凌·波儿(Rine Boyer)则擅长捕捉描绘美国文青文化(Hipster culture),以个性化的图案与简洁的色调捕捉极具特色的人物性格,新作系列主题聚焦于“关系”的探索。
乔纳森·罗森,《我想要(梦幻机器)》,2020,60.96x91.44x7.62cm,时间媒体雕塑, 双向镜,显示器,迷你电脑,铝框
乔纳森·罗森(Jonathan Rosen)曾是一名广告创意总监,深受文字、影像和宣传的影响。他以语言为内容进行创作,使用混合媒体、互动数字技术和 NFT 等艺术形式探索可能性。
沃夫冈·福拉德,《Sculpture _Capella_, appr.》,2020,140x90x60cm,木头、纸糊、油漆、珐琅
第二篇章“自然咏叹”则深入探讨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可持续性回收”、“升级利用”是沃夫冈·福拉德(Wolfgang Flad)创作中的重要理念。他利用环保再生材料创作雕塑,让物质回归自然,作品形态如同树枝或是骨骼般交错,形成一种永续生长的氛围。
张惠文,《鸟舞杯-部落舞者》,2015,138x48cm,丝绸上的水墨和彩绘
张惠文(Eunice CHEUNG Wai Man)是香港“新工笔”绘画代表人物之一,擅长以细腻繁复的工笔技法,描绘由动物视角出发的超现实世界,表达尊重万物生命的理念。
洁西卡·德里克,《循环 11》,2019,94x91.5cm,书籍,蜡
洁西卡·德里克(Jessica Drenk)的创作理念源于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物质形变的可能,将书册、PVC 水管等媒材经过人工再造归于自然的形态。提姆·弗莱瓦德(Tim Freiwald)利用“破坏、分解、重构”的过程,开创作品多层次的空间,其破坏性的美学风格深受其东德成长记忆的影响。
葛雷戈·艾达尔,《Redite Version 6》,2019,20 件每组(尺寸可变),综合媒材
在第三篇章“空间韵律”中,艺术家探索都市发展的角落,利用视觉转换空间,展开空间与心灵的对话。艺术家葛雷戈·艾达尔(Gregor Eldarb)的画作以大尺幅的黑色为背景,在反覆重叠的线条中形成多视角的空间视角,表达他对于都市建筑、空间的反思与想象。
安妮特·辛斯迈斯特,《集装箱 15 东京玻璃 XS》,40x40x9cm,灯箱中的正片,混合媒体
安妮特·辛斯迈斯特(Annett Zinsmeister)的作品则代表着艺术、建筑和文化研究的融合。她针对特定建筑空间的历史及当下发展,进行空间感知的设计和研究。雷诺.奥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以构筑空间的极简雕塑著称,主张“雕塑应创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间”,以“灭点”作为每件作品的开端,尽情延伸至空间。
娜欧米·西弗,《面具编号 13》,2014,50x50cm,有机玻璃,胶带
艺术家娜欧米·西弗(Noemi Schipfer)与电子音乐家中本高见(Takami Nakamoto)的双人组合 NONOTAK studio 通过电子音乐和灯光的搭配带来令人惊艳的感官经验。此次将展出西弗独立创作的单色平面作品,利用半透明玻璃与莫列波纹图纹震动,保留了视觉变换的效果。
12 位艺术家以艺术表述真实信念,最终合奏出充满时代精神、抚慰人心的圆舞曲。观众将跟随展览脉络,思考关于虚拟社交、自然世界、都市空间等当下议题,从中延伸出对人类未来栖居的探索和对心灵故乡的追寻。
蓝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
展期:2022 年 3 月 12 日 – 2022 年 4 月 11 日
地址: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上海黄浦区四川中路 13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