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技艺之美如同陶土的诗人曹奇敏教授我们如何将壶器雕塑成艺术品然而紫砂不仅能铸就壶形还能编织出更多故
紫砂器之美:从壶器到艺术品的创造过程,曹奇敏教授我们如何将泥土塑变成艺术。然而,紫砂不仅能铸就壶形,还能编织出更多故事,它是一种多面手,就像一位擅长变换姿态的舞者,只要你愿意去探索和创造。
原载于《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论文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紫砂方器是紫砂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宜兴紫砂器分为光器类、花货类和筋纹器类。光器又分为圆器和方器,在紫砂陶器中最常见的有壶、盆、瓶、鼎等造型,除方型的盆较多见外,方壶、瓶等都比较少见,一般认为方器没有圆器实用,其实不管是从欣赏性还是从实用性或把玩性上来看,方壶是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造型的。我曾结识两位专门收藏紫砂方器壶的藏家,他们说:“好的方仪 壺,看似简洁却韵味无穷。”这些正是吸引他们收藏紫砂方仪 壺的地方。
因其在成型工艺上较为复杂,所以真正的成品相对较少,随着收藏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创新、制作一把既美观实用的多项指标又能达到理想要求的 方儀 壺,不仅难度更高,而且还需要制作者具备精湛的手艺。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全手工角度谈论制作 方儀 壺所需注意的一些技巧与心得,以期对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一致选择。
制作 方仪 壺对泥料选材极其重要。在收缩方面,比起圆形壶来说,更需要考虑到细节,因为现在的人们对于品质要求都非常严格了。如果选择了过大或过小膨胀率,即使做好了,也很难保证最后烧制出来的是完美无瑕。这意味着,在选取泥料时应优先考虑那些膨胀率相对低一些,最好在8%左右,这样可以增加成功率。
二、二次镗身筒。
在镗身之前,是打碎泥片后再进行凉化处理,然后匀平并裁切出适合装入壶体部分,这个过程被称作“镗身”。通常情况下,全手工完成这一步骤时,我们会让底部和满部稍微湿润一点,这样拍打时可以保持身体饱满,同时也更容易控制线条上的细节变化。
三、三拍身筒。
拍打身体是一个关键步骤,它决定了整个作品是否饱满而且立面挺括。此阶段工作包括抓拿边缘线条以及尽量减少力量以避免凹陷,从而呈现不同的效果,如粗犷丰腴或者刚健等。而拍打次数不能简单地设定一个标准,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感觉,有时候直到自己感到满意才停止即可。
四、高级设计技巧。
拍打完成后,便进入设计阶段,其中尤其关注的是开盖工作。一旦确定了准确尺寸,再进行嵌盖或压盖操作,无论技术多么娴熟,如果开盖不准确,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而今,可以通过模具切割进一步提高准确度。在嵌盖环节,我们必须保持样板稳定,即便使用水雾增添粘附力也不应移动;修饰口部与盖子时,则需掌握正确比例,以避免宽松或紧绷的问题出现。
五、高级应用法则。
最后,上子口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说,上子口似乎简单,但实际上它直接影响到了整体质量。一旦这道工序处理不好,那么所有前面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因此,当接触子口时,一般建议保持硬度略胜过封闭物,而当容量大的耳朵需要覆盖时,则应该尽可能接近硬度水平。这并不容易达到的,并非几句话就能完全理解,而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掌握其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