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探索塞克勒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流程与生产秘籍试火的魔力
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不时举办各种精彩的小型展览,供观众尽情欣赏。最近的“窑火神技”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流程展,以陶瓷制作为主题,结合实物展示了从制瓷到成品的完整工艺过程,对于科技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之旅。
前言
陶瓷的发明,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从商代初期的原始陶器发展至今,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我国在烧造陶器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技术和文化价值享誉全球。在这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劳动人民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创新,他们巧妙地利用自然规律,不断提升制瓷技艺,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深厚的情感、丰富的人生哲学和独特审美观念。由坚韧耐用的质地和稳定的性能组合而成,陶瓷作品得以跨越时间,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记录。
本次展览是“指南针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价值带入大学校园,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试火具:窑内温度测量者的伙伴
试火具,又称“火照”、“火标”、“照子”或“试片”,是用来测定窑内温度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台设备通常由粘土制成,有三角形或其他非规则形状,上部施有釉料并开设一个圆孔,用以放置坯件。一旦准备就绪,将其放置于窑内,从观察孔处可以监视其状况。当需要进行验烧时,便需将其暂时移出观察孔旁,每一次使用只能使用一次,这种方法对于确保每一次烧制都能准确掌握温度变化至关重要。在宋代,这种简便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使得我国在高温处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