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生日贺卡图片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祭祀祖先的清明节,传统活动为扫墓。除了扫墓,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如踏青、放风筝、植树、插柳、射柳、斗鸡、荡秋千、蹴鞠和打马球等体育休闲活动。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要禁火,因此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此外,在这个时期忌使针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而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以阻止鬼魂进宅。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不过,每个地区都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在河北,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而在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前的寒食节扫墓。在上海,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每年有近千万人次出行。而在温州,有吃绵菜饼的习俗,这是一种只在清明时节才有的菜品。在湖州,全家裹粽子作为上坟或带去郊游的干粮。福建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食品,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而山西上坟,不燃香也不化纸,而香港则会焚烧香烛和冥镪,并奉祭水果、新鲜花朵以及白切鸡或烧猪。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他们多半为闽南仪式,一起浩浩荡荡去共享这段经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带上一束鲜花到父母陵园,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一般选择白色的花束,其中包括白菊、大蒲桃或者百合等花卉。
诗中所述:“雨纷纷”、“欲断魂”的情景,以及这些古老但又现代化了的情感,让很多年轻人对这一传统敬而远之。但其实,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索与体验的地方,因为春意盎然的大自然正处于最美丽的时候,是一次理想的出行与探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