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之家警告高价紫砂壶壶口潜藏缺陷识别原矿调砂技巧揭秘
近日,一些壶友向紫砂之家反映,他们购买的紫砂壶因其壶口出现瑕疵。他们描述说,壶口位置和壶盖子口有圈状痕迹,如同被磨过的砂纸留下;而壶身光滑,但在接近壶口处发现划痕,对光线照射时尤为明显,触感略带毛细。这些朋友断定,这可能是因为手中的这款紫砂品质不佳或残次。
然而,这并非问题所在,而是现代紫砂工艺中增加的一项新工序——整口处理。这一过程是在制备完成后,将金刚砂在壶口和盖子的连接部位进行转动打磨,使两者达到完美吻合。这种技术对于提升紫砂茶具的品质至关重要。
由于紫砂茶具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因此即使使用同一种泥料制作出的盖子与壶口,其尺寸也会存在差异。掌握这一收缩率对泥料研究至关重要,但实际操作上只能依赖经验来调整。而每种泥料的收缩率都不同,即便是高超技艺的制作者,也难以精确控制。在生坯阶段,必须预先考虑到此现象,并将盖子的大小设计得稍微大于 壶口,以避免未来的不匹配。
早期许多传统紫砂茶具,由于窑火控制不佳,在一次性烧制的情况下,整体配合度并不理想。而且由于当时技术尚未发展成熟,加上较少次数的烧制,古代老式茶杯通常不会具有完美无瑕的整体结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了“二次烧成”的技术。在一次性的烧制后,再进行整理、修复,然后再次进窑燥烤。此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火焰造成的小裂纹,并使整个产品更加坚固耐用,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外观效果。
总结来说,这些看似瑕疵的地方其实是现代紫沙工艺中的一个必需步骤——打磨出完美无瑕的接缝。这一过程通过物理力道使双方完全吻合,从而形成了独特但并不影响使用价值的问题痕迹。因此,不要轻易判断这是一件低劣或残次品,而应该认识到这是现代高级工艺的一部分,是对传统艺术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