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博场馆2024亲子研学蓄势待发
“潜龙在器、游龙在玉、龙匿于石、飞龙在天,博物馆里的龙竟然有72变,我一定能找到它们!”新年伊始,10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河南博物院,手持《寻龙宝典》,兴致勃勃地穿梭在展馆中寻觅“龙”的踪迹。遇到陌生的龙形文物、难以辨别的龙形纹饰,便走进寻龙驿站,用一个含有“龙”字的成语,兑换一次提问机会,向现场主持人“小龙女”寻求帮助。活动气氛火热,小参观者纷纷驻足观看、跃跃欲试。
龙年到来之际,河南博物院研发推出规模化研学“中华少年寻龙记”,其中三大亮点引人瞩目。一是依托含有龙元素的丰富文物,按照其材质、位置等设计含五大模块的研学手册《寻龙宝典》;二是特设寻龙驿站,研学导师变身现场主持人;三是打造亲子擂台赛,快问快答、有奖竞猜,为亲子家庭提供互动的展示舞台。一位积极寻龙、热情答题的父亲拿着赢得的彩龙折纸表示:“第一次这么投入地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又体验到以前上课积极举手抢答的乐趣了,收获颇丰。”
河南博物院社教部负责人介绍,2015年以来,河南博物院研学工作围绕老家河南、黄河文化、红色教育、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等多个主题开展了规模化、精品化、特色化研学,开发了10个系列共150种课程,包括特约讲解系列、国宝守护系列、博物馆“趣”寻宝、背上行囊去考古等,服务亲子家庭超150万人。课程将“讲文物故事”与“沉浸式体验”有机结合,通过团队熔炼、展厅讲解与探究、任务挑战、深入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增强科学性、创新性、互动性。
除了河南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也在积极筹备中。位于郑州市区的大河村遗址分布范围广、出土遗迹遗物丰富。博物馆内丰富的文化遗存、多样且先进的展示手段为研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正在建设的考古遗址公园也有着丰富的研学资源,未来将成为重要的研学场所。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介绍,他们正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河村文化的深厚内涵,加深对大河村遗址文化的认识。如在馆内开展植物锤染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原始染色技术。
大河村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炊煮器,如陶鼎、陶甑(蒸锅)、陶甗(连体蒸锅)等,说明火在大河村先民的生活中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古人是怎样生火的?袅袅炊烟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物理学知识?研学课程通过“绳钻法”“弓钻法”等方法,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进行生火实验,带领孩子们体验大河村先民的生产生活,感悟先民智慧。
大河村遗址中出土的房基是我国同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建筑基址,历经5000余年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体,而从中展现出的“木骨整塑陶房”的建筑工艺,更是奠定了中国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通过活动体验,使孩子们认识到了大河村“木骨整塑陶房”的房屋结构、建筑工艺,了解其背后所涉及的社会形态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