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真的能改革艺术市场吗
前言与摘要
区块链技术在近年成为全世界最火热的关键字之一,其“去中心化”、“不依赖第三方认证”、“机制透明”等特色似乎也恰好打中艺术市场的资讯不对称问题,艺术区块链的话题与应用也因此成为全球艺术产业的发烧话题。本文将分成三大部分分别阐述:(一) 艺术区块链技术特色与应用现况;(二) 区块链导入艺术市场的挑战与困境;(三) 此趋势下的艺术产业未来发展。本文跳脱对于艺术区块链常见的,而是以较为务实的角度探讨其中的发展潜能与限制,并尝试在结论点出解决艺术区块链问题的核心。自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面向成为热议话题以来,在技术和创新方面仍相对传统的艺术产业,区块链似乎给了视觉艺术产业一个很深的“上链”共同期待,希望出现一个“艺术虚拟币(ICO)”平台能一站搞定鉴定、所有权纪录、交易,甚至买周边!近年艺术品线上交易逐渐成为常态,而艺术产业开始与区块链数位化资讯与网路交易的属性接轨,透过区块链能够追踪和识别艺术品版权的技术特性,进而整合艺术品的所有权记录以及该艺术品的创作者详细资讯,看似有望解决现存的产业困境。Hiscox《2018年线上艺术交易报告》指出,九成的艺术消费者表示期待可搜寻到或获取“可比较”的过去交易价格纪录资讯,大家对于价格透明度要求更高。逾九成的艺术消费者提及艺术品的品质也是重要的考量,包含了保证书、品项报告等,确保艺术品的真实性、来源出处和品项完整性。
区块链真有那么神吗?
区块链是否可以解决行业间艺术品造假仿冒与价格不透明的问题,进而核实艺术家的作品和关于作品的一切交易纪录?首先,我们可以将范围先缩限于了解区块链的逻辑和商业模式(技术暂时不是本文探讨的主轴)。区块链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资产的真伪辨别、或者一个身分认证,将一个真实的数位证书编码写入艺术品本身用于未来的销售和交易。艺术品这类越贵的资产越需要证明东西的价值,且买方或持有者通常不愿透露姓名希望保护收藏者的身分,透过“数位身分”,可以破解交易中存在身分认证与隐私泄漏的两难。区块链核心价值之二,则是降低第三人对艺术家或对他们作品的真假或细节进行操纵的可能性。大家期待区块链不可窜改、去中心化的特性,让艺术链圈里都认证过这个真品,可以既加密(每个字元或标识都是独一无二的)又公开(链圈中全部人认证,想窜改需要每笔纪录都改,窜改难度增加)。换句话说,区块链的精神就是认证东西的真伪,或是确认一个身分或数据,但这个身分认证不需要一个中心来告诉你。现阶段成功应用包含金融交易服务,比特币(Bitcoin)因货币具有网路交易可取代性,目前就是区块链的首个重要应用。在区块链应用到艺术界,假货是否真能无所遁形,从源头就能确保是否为原作真迹吗?
达芬奇《救世主》与《救世主》获得修复前的样貌。图/取自Wikipedia、Wikipedia。
英国画商Dadiani Fine Art在6月公开拍卖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代表作《14张小电椅(14 Small Electric Chairs)》,主办单位与区块链艺术品拍卖平台Maecenas合作,支持使用比特币、以太坊及Maecenas平台的加密币ART进行付款,且平台将艺术作品分成可交易的股份,买家可以像买股票一样只拍一部分。买家拿到在区块链上对应的数字证书后,可以证明其拥有画作的部分所有权,并且透过区块链技术跟踪艺术品的动向。这个消息让我们看到不只是艺术品交易可使用加密币进行,基于区块链的艺术品拍卖会也发生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痛点,在于缺乏“透明度”以及缺乏“流动性”两大根本问题,对想参与艺术投资的人来说,能够信任的对象只集中于拍卖行和画廊等传统通路,然而同时拥有包括比特币在内等加密货币、但接收资讯不完全的潜在艺术投资藏家为数众多,驱使初创企业投身区块链之于艺术的应用,开始产生对被神化了的区块链技术的误解与过多期待,展开一股淘金热潮。
过热的艺术区块链应用线上平台募资潮
观看目前国际上主要视觉艺术业者区块链应用状况,过去一年间,线上拍卖公司Paddle8与瑞士科技电商公司The Native合并推出一项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艺术品鉴定及证书的认证服务、ARTSTAQ推出了“ 艺术股票交易所 ”、Bit2Art.com推出以比特币(Bitcoin)进行艺术品交易的数位平台、电影明星李奥纳多投资Magnus公司扫描技术以了解作品资讯、爱尔兰艺术家Kevin Abosch 区块链虚拟摄影作品《永远的玫瑰》在虚拟礼物赠送平台GIFTO以100万美元售出、纽约Ethereal峰会的区块链艺术拍卖会上,一款极罕见的迷恋猫最终标价14万美元、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收购了人工智慧研发机构Thread Genius,加强机器学习和资料分析,区块链技术也将会是其研究重点。近期中国异议艺术家艾未未也开始用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创作新的艺术计画“无价”(PRICELESS),并与Kevin Abosch合作,将艺术与加密货币结合,透过代币出售给买家。
过去12个月艺术产业线上事业体关键事件表
资料摘译自「2018年线上艺术交易报告」。非池中艺术网整理,详见「区块链可以取代拍卖公司、画廊和鉴定吗?」一文。
区块链应用到艺术界,艺术品线上平台无疑是艺术行业中回应最为积极的领域,而加密货币支付(Cryptocurrencies)以及编码讯息可能是目前线上艺术市场与区块链最有技术结合机会的部分。其中线上拍卖公司Paddle8将为其平台上销售的数千件艺术品提供名为“P8Pass”的数位证书(此功能由The Native投资的美国科技公司Verisart开发),有关艺术品的资讯编码不断纪录在区块链中,包括数位目录、美术馆和专业文献的讯息等,作品所有权历史也供消费者可以查询。加密艺术展与加密拍卖会也接连现身,2017年9月,俄罗斯国家中央博物馆举办了世界上首档加密艺术展,展览以当代艺术家Svetlana Smirnova的作品为基础,艺术家的每件作品都附有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Verisart数字证书。而区块链平台Maecenas创建了与艺术作品相关的防窜改数位凭证,买卖方可以在Maecenas平台就数位凭证所有权进行交易,安迪?沃荷作品就走进了全球首场加密艺术拍卖会。上述区块链于艺术产业的应用看似如火如荼,然而,回到艺术品与产业实务运作的角度又能看到那些挑战与困境?
Verisart艺术品数位证书。图/取自Wikipedia。
区块链导入艺术市场的挑战与困境
(1)区块链应用恐被局限在当代艺术家:其实区块链是可以降低艺术品在交易过程中被调包(窜改)的风险,但若以时间轴来看,却无法从源头上确保这类特殊商品是否为原作真迹。这也衍生了第一个问题:最适合应用区块链的很可能仅局限在当代的艺术创作类型,至于更大一部份(或说其实是绝大部分)的实体艺术品、历史悠久的经典画作或雕塑等艺术品,并不像当代艺术家多数还在世,拥有可亲自认证作品真伪的机会,而当代艺术品之来源和买卖在现代世界易于追踪核实,但古董文物、经典大师传世的作品则无此机会。举例来说,历史洪流中经手达芬奇《救世主》、中国历代瓷器古文物、或是19世纪印象派作品的收藏家、画商和经纪商几乎已不可考,就算区块链当中的电子帐簿记录了多少传世作品的踪迹也无济于事(其实这类天价作品的交易也不太可能常见于市场中),作品的来源、断代、真伪、状况,还是得靠协力厂商专家去鉴定和判断。虽然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智慧合约缩短两端建立信任的时间,不须中间人也可直接完成交易与合作,但在这个情况下,编写软体的人未必比在拍卖公司或艺廊工作的专家更值得信赖。
图/2018帝图艺术夏季拍卖会预展现场藏家观赏张大千《黄山云松图》、《五瑞图》等作品。
因此,只有当代艺术家随创作时间轴从源头将每件作品都写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数位证书,艺术品的出处、转手等详细资讯在链圈中写成不可窜改的记录时,才能真正发挥可能的后续应用面包含鉴定、交易纪录、交易便利性、隐秘性、授权分润等好处。记得,区块链技术写入不被窜改的纪录,却无法保证这些纪录千真万确。
(2)实体艺术品难以连结数位化资讯:区块链就连鉴定这项应用的层面也很有限,从媒材来看,如果是实体作品,将衍生第二个问题,实体的画作、雕塑不像数位艺术拥有专属的数位踪迹,能在网路中连结区块链技术的指令纪录,完美配对艺术品以及电子帐簿中的数位轨迹。实体作品须凭借例如图像辨识一类的技术,方能和电子帐簿完美结合。此时协力厂商的介入,将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概念背道而驰。且若只能对比图档,也会产生画布变质失真等问题,除非像艺术微喷的印刷防伪技术让识别标签永远跟着画作,才能确保原画实体的真伪。
图/ 常玉|瓶梅(艺术微喷);常玉|静物(艺术微喷)作品印刷内建防伪技术。
由此可见,未来在区块链技术和平台成熟后,看起来特定媒材(以一个数位照片或档案呈现的摄影或录像)类型的作品才有潜在受益机会,在这之前很可能只是一个新颖的概念,还不容易取代以实体艺术品为大宗的现有市场交易机制。
(3)仍无法达到资讯完整性:市场期待区块链技术基于画作资料和交易记录公开且无法窜改的特性,任谁都能随时查阅,有错误的话又易于发现,促进市况更容易被掌握,追踪某位艺术家或某类作品的市场走势不再是难事。不过,实际而言,艺术市场上面,收藏家的进出情形与买进成本,以及古董商、经纪商手上的客户名单,以及仲介买卖价差永远是最高机密,他们有权选择不公开相关资料。假设历年以来全球拍卖公司一直封闭、独立的交易记录,要在区块链系统进行登记,买卖凭据、艺术品照片、作品鉴定、展览著录、法律档等,都需要具专业能力的协力厂商去确认资料属实且正确,否则整个系统依旧难具备公信力。最后,拍卖公司与画廊等机构是否愿意共用相关资料来源,也将会对区块链的资料库产生决定性作用,区块链进入艺术拍卖领域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4)技术与成本投入难题:全球艺术品数量庞大,根据Artprice发布“2017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全球艺术市场公开拍卖成交额达到149亿美元,上拍作品数量超过93万件。除交易本身之外,包括艺术品身份登记与认证、基本资料的输入核实,仍需要一个具雄厚资源、财力与号召力的“中心”来处理。加上区块链也存在着资安、工作效率等缺陷,前期应用时可能需要投入高昂的研发费用,这样的投入可能无法让一家“中心”抗衡的起科技洪流。遑论前面几点提到的现阶段区块链问题比优势还要多,引进技术后要看到底能不能用?用了能否提高行业运作效率?有没有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有没有人愿意付费使用?区块链在艺术交易的实际应用层面很有限,可应用但细节上有很多限制,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重要底层技术没有被完全突破。
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下,艺术产业的未来发展
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和区块链募资平台,我们应该回头冷静思考:区块链能否解决艺术行业长久以来的真伪难辨与价格不透明的弊端,是否可以查询作品所有权的历史、交易纪录以及创作者的资讯进而“去仲介化”?
大致上能够整理以下几点结论:
1.区块链技术确实看似有机会解决一部分的艺术品市场交易问题,但很可能仅局限在当代、数位媒材的艺术创作类型,至于更大一部份(或说其实是绝大部分)实体艺术品、历史悠久的经典画作/雕塑等艺术品,务实地来看区块链技术想要帮的上忙、想解决问题甚至想要去中心化取代现有拍卖公司等交易平台的存在 ?目前看来是有待观察的;
2.目前市场上看到的某些号称区块链的艺术平台或应用,大多有以下特色: (1)常常都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根本还没把产品做出来上线接受大家的挑战; (2)号称利用区块链技术做成数位认证或虚拟货币支付等看似可以改变艺术产也的一小部分,但仔细想想都可以轻易看出这些“问题”在现况下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是一定要用区块链技术才能解决。例如当代艺术家不需要区块链也很容易透过签名、使用特殊创作纸质、开立保证书等非区块链方法或机制,更便宜也更技术成熟地解决问题;又例如不用虚拟货币支付就无法交易吗?虚拟货币买卖艺术品衍生的新问题例如洗钱等难道会比较少吗?虚拟货币支付真的能比汇款等其他方式方便多少吗?而过去大量的交易来自于拍卖公司、画廊与类似TODAAY与非池中等线上平台,有些价值是区块链技术本身无法取代的。
图/2018帝图艺术夏季拍卖会张大千《黄山云松图》 (左)、溥心畲《指画钟馗》 (左二)、黄君璧《武陵胜境》 (中)、于右任《书法六条屏》 (右),渡海四家作品根据款识、钤印、来源/保证书专业鉴定与考究作品。
图/ TODAAY线上平台提供当代新锐艺术家作品交易。
3.但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公开透明、不可窜改等方向在艺术产业确实是个趋势也是正向的演进,而区块链等最新技术于艺术产业的应用面,目前还很难说,帝图经营领导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也不时在思考如何朝此方向迈进并有所探究,但成本/效益以及急迫性的考量永远是业者最务实的角度。
虽然我们引颈期待藉由区块链技术,潜在买家可以更便捷地对任何有问题的艺术品进行鉴定与估价,而不仅仅只是向专家咨询,然而区块链在艺术产业的应用上仍有本文提及的诸多限制,拍卖公司、画廊等业者的投入意愿也还有待观察。我们能确定的是,无论从宏观艺术史或是实务发展来看,最佳的运作模式仍是人为专业知识与科学资讯相结合,毕竟资讯的来源、真伪、筛选以及什么样的“关键”资讯被加密编码写入区块链中,永远将是收藏家最在意的核心,却也是人与科技的持续协作才能完成的艺术。
图/近年艺术品线上交易逐渐成为常态,帝图科技文化旗下经营领导性线上平台如第一家线上艺术专拍平台帝图Online Bid,区块链等最新技术于艺术产业的应用面,也不时在思考与探究如何朝此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