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探索塞克勒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试火具与工业陶瓷的使用性能之分
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不时举办各种精彩的临时展览,供观众欣赏。最近一场名为“窑火技艺”的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展,以制瓷技术为核心,通过实物展示了从原始到完善的瓷器制造过程,对于对科技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引言
中国人发明并发展陶瓷这一新材料,其影响深远,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商代初期的原始陶器到后来的各个朝代,中国陶瓷手工业不断进步和完善。这段长达30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不仅在质量上独树一帜,在科技成就上更是无人能及。这些成就凝聚了数千年前的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也反映出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掌控,以及丰富而精神层面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感。由于坚韧耐用的性质和稳定的性能,这些陶器得以保存至今,记录下了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本次展览是“指南针计划”在大学校园内推广中国古代科学发明创造价值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试火工具
试火具又称作“温度标记”、“热源探测器”,它用于测量窑炉内部温度。在制作过程中通常由碎片或坯件制成,有三角形、三方形或不规则形状,上部涂有釉料,并且开辟一个圆孔。
使用方法是将其放置于可以看到窑炉内部视野的地方。当需要进行温度检测时,将其从视野范围内取出,每个试火具只能使用一次。在烧制每批陶器时需要重复进行多次测试,每次测试都要重新安装新的试火具,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到窑炉内部温度变化,这对于确保陶器的最佳烧制至关重要。这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在宋朝非常流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