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花10把紫砂壶将展现中国陶艺之巅
第九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在紫砂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这一盛事旨在选出100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紫砂壶,每年从中挑选10把最经典的作品,并最终入藏故宫。今年,备受瞩目的是一套罗汉18式紫砂珐琅彩壶,这18只壶各自铸就一座“佛塔”,每个“佛塔”上绘有不同的罗汉。经过3年的精心打磨,这套史诗级作品不仅弥补了故宫缺少的紫砂珐琅彩壶,也为文化收藏界增添了一抹独特色彩。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收藏杂志社共同主办,5位故宫评委作为主评人,在2003至2012年间每年一次,共评出了80把顶尖紫砂茗壶。接下来的2013年,将迎来一个里程碑——评出100把名家作品,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将与历代传承的百余件高质量紫砂茗壶并存,最终成为了故宫宝库中的新成员。
参与此次选拔的大师工匠来自江苏宜兴、浙江长兴及上海等地,一共有1300多位技艺高超的人才,其中包括著名大师李昌鸿、毛国强、杨勤芳以及钱樟法等,他们凭借卓越的手艺和创新的设计,为这场赛事注入了无限活力和竞争激烈的氛围。
这一赛事以博物学角度作为评价标准,不仅考量制壶技术,还特别关注作品文化创意和历史沉淀程度,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它要求工匠们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这些古老艺术品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从而反映时代精神,让后人通过这些小巧而精致的小物品,便能清晰感受到前人的历史与文化痕迹。
由于不收取参赛费,所以评委能够公正无私地进行选择,每年的比赛都吸引了众多技艺高超的人才前来角逐。而这场盛宴不仅局限于某个城市,它已经走进东莞、深圳等地,与当地茶道组织合作,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机遇。
回顾过往几届获奖作品,如2004年的“小平纪念壶”,由钱樟法先生亲笔题字,该作品犹如太湖石般坚韧,圆润峻峭,而 壺钮则是典型太湖石的一块,以其瘦剔透气体现出文人墨客的情怀。此外,2008年的获奖者——北京奥运鸟巢水立方象征性的两只青铜器,也被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所收藏,是对现代体育建筑的一种赞誉。
9位专家的组成中,有5位来自故宫,其余4位分别是国内外知名专家,他们共同推动着这一赛事向更高层次发展。在他们看来,这些艺术装饰充分利用各种材质,对提升整体艺术价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未来可以丰富故宫院藏文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们既展现了当代工艺,又保留了传统风格,是一种完美结合古今之雅趣与时尚之潮流的事物。
第四届十大茗壶展期间,肖燕翼总结四届获奖工作,对黄栋华说:“这是促进我国当代紫砂制作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举措。”他指出,由于现代工具和材料,无论是在器型还是材质方面,都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工艺也因为科技进步而更加精湛。他建议,如果能够让50个十大佳作进入故宫,那么这样的展示将会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并且能完整反映不同时代经济发展情况。而黄栋华提议,将目标设定为第十届时,当所有100佳作全部进入 故宫,就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大事件。
对于何以能得到故宫如此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五名专家每年度参与决策;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这些创意性极强、高度创新且技术娴熟的地球建造产品真正代表了我国当代陶瓷制作水平及其不断发展趋势。因此,即使不是古董,但只要具备足够高度代表我国目前最佳水平,就有可能成为永久珍贵遗产之一部分,被收入国家最重要的地方文博机构——北京故宮博物院永久陈列展示给世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