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点击进入中国好人榜正如人才培训的第一步中国美术学院招生改革的几点思考
丹尼尔·布伦,法国著名艺术家,在2016年收到他的一封信后,对中国美术学院十万人校考的壮观景象感到震惊,他希望拍一部纪录片,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在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2017年3月,布伦带着他的摄制组重访杭州,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国美院艺考的纪录片。
从规模上讲,中国艺术教育体量几乎超出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庞大的考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使艺术教育在中国具有与西方全然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我们面对的是数以万计未能清晰树立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少年及其家庭。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制度承担了太过沉重的价值诉求,是社会流动性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教育部推进艺考改革,就是为了强调公平、程序正义和整齐划一。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中厘清招生政策与人才培养方案之间关系,并完善“招培一体”的高层次美术人才培养机制,这是我们一直努力方向。
新世纪伊始,以“宽口径、厚基础、大底盘、高层次”的办学方针率先开始“大类招生”和“两段式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科宽口径中厚植基础继而提升专业认知,为形成较为自主的专业选择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两段制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各个院系学习,也就是说,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校考制度。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是强调“科艺融合”。国美创办了以艺术与科技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创新设计学院,与此同时,每年都有理工科生的优秀分数直接进入我们的学校。这批学生在科艺融合框架下进行学习,他们交出了令人惊喜答卷。
最后,“专业素养”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特点。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校28个招生专业获评教育部或省级一流建设点实现了一流全覆盖。“专精细致”的要求更加严格,就要求我们的招生工作不仅要坚守造型能力基本要求,还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兴艺术形态专业素养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