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茄泥与紫泥之争拍出一壶艺术品
紫茄泥与紫泥的区别:拍出一壶艺术品
在南京工艺美术大师朱江龙的个人陶艺工作室里,昨天,他为本报读者制作了一把紫砂壶。整个过程,精细到令人叹为观止。他从15年前购买的几十吨紫砂泥中取出一块砖头模样的泥块,每次制作壶时都要去取一些。这批泥显得很珍贵,因为现在开采无序,品质不如从前。
朱江龙将泥块切成三块,一块做底,一块做壶周边,一块做盖子。然后,他采用“拍打法”来制作壶身,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不多人会用它。市面上很多壶是通过浇模制造的,这样创造性就差了许多。
在制作过程中,朱江龙还详细解释了关于紫砂壶鉴赏的一些要领。他强调,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收入水平来选择,即看两方面:一是泥料和工艺必须正;二是在造型上至少要比例协调,再看是否简洁或繁复。
尽管市场曾经经历过繁荣和萎靡,但最近市场开始回暖,价格逐渐升高。普通工艺师作品价格一般在500元至几千元不等,而高级工艺师作品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但明清时期留下的精品价格更是万元以上。
对于普通藏友来说,要挑选有投资价值的紫砂壶,可以从“泥”、“形”、“工”、“款”等方面着眼。“泥”的纯正性决定了使用、投资、收藏价值;形态丰富但传统造型才具备更多意义及升值空间;款识则需要考虑作者身份及内容质量。而且,只有掌握胎土和做工辨认法则才能避免仅凭款识带来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