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之争谁主沉浮
在艺术界的争鸣声中,影与画的辨别之难如同尘埃般难以定落。5月16日,一场关于摄影家薛华克对油画家的抄袭指控,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这起名为“影画之争”的案件,不仅在美术界和摄影界引发了强烈反响,而且由于宣传滞后,直到7月中旬消息才逐渐传播开来。
2009年以来,这场法律纠纷不仅涉及诉讼,也将艺术创作中的异同问题提交给了法庭。期间,因管辖权争议等问题,该案由杭州移送至北京审理,经过多年的波折,最终在2011年11月由法院作出了部分判决,并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2012年2月14日,朝阳区法院邀请美术、摄影和法律领域的专家20余人参加研讨会,以参考专家的意见重新考虑这一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件。在这样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一审判决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原告方,而被告方则继续上诉。
对于这个案件双方存在的事实分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担任此案审判长的苏志甫法官表示:“通过外在的事物描绘内心,这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燕娅娅也提到了她独立创作的一面,同时承认借鉴了一点。而薛华克律师认为,对于法院认定的侵权作品,“法院对销毁作品请求不予支持,使得侵权者获利;要求赔礼道歉亦未得到支持。”
从古至今临摹一直是学习绘画入门的手段,是提高艺术水平和锻炼感知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临摹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代艺术创造力首要原则已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此次较量实际上是各自对于艺术生命底线的捍卫。
尽管如此,我们更愿意期望,在这起事件中,或许不只有一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