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曼生壶7种底款千万别再闹笑话紫砂之家探寻最贵紫砂壶价格的秘密
紫砂壶,数百年来,被誉为一种雅致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品。其文气不仅体现在壶身上的书画刻绘,更在底款中蕴含着深厚的文人情怀。
陈曼生,他将书法、诗词与紫砂工艺完美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紫砂艺术风格。自明代大彬用竹刀在壶上刻下名字以来,紫砂便如同书画一般,有了独特的款印风格,也孕育出了许多充满文人气息的底款。曼生留下的7种底款,每一款都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寓意。
首先是“阿曼陀室”,源于曼陀罗这一概念,这个名字来自陈鸿寿题《程六尧文题女史徐兰韫诗草后,更索挽章,复作长歌贻之》中的“曼陀罗花拾不得”这句诗。这一名称承载了佛教元素,代表了一种集思广益、交流思想的地方。
接着是“飞鸿延年”,这一款源自秦始皇时期筑建的长乐宫鸿台。在瓦当上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小乳钉,上方飞翔的一只展翅欲飞之鸿,再加上两旁八颗乳钉和一个小乳钉组成,这些象征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第三个是“种榆仙馆”,这一名来自于陈鸿寿自题《树萱图》中的提及白榆树。这四字蕴含出尘脱俗之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情境感受。
接下来是“桑连理馆”,这个名字来源于陈曼生偶然发现的一株连理桑-tree,它被认为是一件吉祥事物,因此他就把自己的斋室命名为“桑连理馆”。这种装饰以连理藤蔓相缠绕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寓意吉祥安康。
第五个是“香蘅”,这是陈宝善——他的儿子所用的斋名,而钱杜曾写过《小曼香蘅吟馆》赞美它。这一款式非常罕见,只有三件知名作品采用此底款:百衲壶、江苏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周盘壶,以及上海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周盘壶。此等珍贵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才华,还增强了其市场价值和历史意义。
然后还有“陈鸿寿印”这类稀有的标识,此作为经常使用的一个印章,在书画作品中频繁出现。最后,还有一些定制款式,即根据客户要求直接铭刻或刻划在壶身上,如玉乳壶上的增祥款,这也体现了铸匠对工艺细节极高要求和精湛技艺水平,使得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且具有深远文化内涵的地球红石灰土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