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不读书何来观念的深沉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含金量在于它不仅是艺术家的集体代表,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舞台。然而,当代艺术界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追求“观念”而忽视了对文化阅读的重要性。
回顾上海书展的热潮,人们对于阅读的重视让人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但是在当代艺术圈中,不少人却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为“观念”艺术,而不是从技术和手艺出发。这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些没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当代艺术家们,如何能够产生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作品?
我相信,每个学过画笔的人都应该有一个森林图景在脑海中,这个森林包含了绘画、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迷失在细小道路上,对自己所处的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手工技艺,还应该广泛地学习社会、心理、哲学等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创作思维。跨领域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更多新的表达方式,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的专业基础上去寻找创新之路。
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具有当代性和国际性的标签,便轻易贬低了手艺这份宝贵的心血。在唐朝,“手艺”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定的尊严,它是劳动者通过双手与简单工具相配合所产生的手工技艺和艺术。而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种技能来支撑我们的视觉语言表达。
所以,无论我们走向何方,都应当珍惜并尊重这一传统,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与探索,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