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曼生壶7种底款千万别再闹笑话紫砂杯怎么做反复探究其秘密
紫砂壶,数百年来,被誉为一种雅致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品。其文气不仅体现在壶身上的书画刻绘,更在底款中蕴含着深厚的文人情怀。
陈曼生,他将书法、诗词与紫砂工艺完美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紫砂艺术风格。自明代大彬用竹刀在壶上刻下名字以来,紫砂便如同书画一般,有了独特的款印风格,也孕育出了许多充满文人气息的底款。曼生留下的7种底款,每一款都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寓意。
首先是“阿曼陀室”,源于曼陀罗这一概念,这里提到的是一个佛教神话中的场所,而陈曼生又带有“曼”字,因此这也是对主人聚集宾客之处的一种象征意义。此款也表达了主人对佛教和艺术的热爱。
接着是“飞鸿延年”,这个名称来源于秦始皇时期建造的大型观宇——鸿台。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延年”两字,这里的延年指的是长寿,与飞鸿相配代表了永恒不朽。而在飞鸿旁边,还有一些乳钉,这些乳钉分别代表北斗九星,其中七个显现二隐,便成为了我们今天说的北斗七星。
然后是“种榆仙馆”,这个名字源自一首诗中的“树萱图”,其中提到了白榆树。这四个字传达了一种脱俗清雅的情感,一股清新的自然之韵。
接下来是“桑连理馆”,这是根据友人发现的一株连理桑命名的一个斋堂,象征吉祥与好运。此外还有一个叫做香蘅,是陈宝善的小斋名,由钱杜题写,并且存在多件以此为底款的珍贵紫砂壶。
再有一个较为罕见的称谓:“陈鸿寿印”。这是一种常用的墨迹印章,是陈鸿寿经常使用的一笔墨迹,它反映出他对于文化遗产和艺术技巧极高的情感投入。
最后,还有一类特别设计用于订制或定制的人名或者其他特殊文字,如增祥镌刻玉乳壶等,此类作品展现了作者无限创意与技艺精湛,对每一次铭刻都充满期待和挑战,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成为难忘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