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官窑所在地的建国瓷制作万世流传的陶艺奇迹

  • 鲜花养护
  • 2025年02月23日
  •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建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应将历史上优秀的瓷器制作经验总结出来,并创制出代表新中国风貌的国家用瓷和礼品瓷。”这一建议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并迅速成立了由景德镇为主导,其他陶瓷生产区协同参与的“建国瓷”研发小组。在这个小组的指导下,景德镇设立了国家用瓷生产委员会,由市委书记赵渊担任主任,他们开始尝试制作用于国家大典

中国四大官窑所在地的建国瓷制作万世流传的陶艺奇迹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建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应将历史上优秀的瓷器制作经验总结出来,并创制出代表新中国风貌的国家用瓷和礼品瓷。”这一建议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并迅速成立了由景德镇为主导,其他陶瓷生产区协同参与的“建国瓷”研发小组。在这个小组的指导下,景德镇设立了国家用瓷生产委员会,由市委书记赵渊担任主任,他们开始尝试制作用于国家大典、接待国宾以及领导外访所需的一系列“建国瓷”。为了确保“建国瓷”的质量,1953年轻工业部组织了一系列专家团队,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工业试验所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对景德镇地区的地质条件、坯釉配方、烧造技术以及装饰技艺进行了三个月的深入研究。这些专家们通过科学分析和对比,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并组织起规模化生产。这批“建国瓷”共计73556件,其中包括餐具、茶具等多种类型,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景德镇陶瓷制造业技术水平,而且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巨大赞誉,其青花斗彩作品甚至与明代成化和清代雍正时期相媲美。

随着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建国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在60年代初,将国家用窑改为常设机构——国家用窑办公室,以便更好地管理这方面的事务。此后的几十年里,该办公室一直是负责国家用窑和对外礼品窑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大本营。

此外,在建立于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的传统技艺之后,景德镇还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1954年,一支由学者周仁和赖其芳带领的小组,与北京大学化学系合作,对历代景德镇陶器进行现代化测试并进行原料配方分析。这项研究不仅系统梳理了白色釉材料配方及制造工艺,也详细记录了青花红色料及彩色料熔剂配方,以及釉上彩色料使用方法;同时,还全面介绍了解决清朝早期高温烧制问题的一系列工艺秘诀。

通过这些努力,不仅使得古老技艺得到了现代科技支持,同时也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符合严格标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