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特性Site Specifity

  • 主题送花
  • 2024年11月07日
  • 【公共艺术概念中的关键词】收录并翻译了学者、策展人和实践者就公共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关键词。ePublicart不限于引进国外的理论,望“抛砖迎玉”,激发读者就这系列关键词进行讨论或是将这些概念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极简主义艺术家Robert Morris的“Untitled'” 特定场域艺术(site-specific

场域特性Site Specifity

【公共艺术概念中的关键词】收录并翻译了学者、策展人和实践者就公共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关键词。ePublicart不限于引进国外的理论,望“抛砖迎玉”,激发读者就这系列关键词进行讨论或是将这些概念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极简主义艺术家Robert Morris的“Untitled'”

特定场域艺术(site-specific art)出自极简主义雕塑,这在当代艺术史的论述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1966年的文章《雕塑笔记之二》(Notes on Sculpture:Part II)通常被视为早期关于场域特性原则的一个关键表述:艺术作品要“脱离作品的关系,使之跟空间、光和观众的视域发生关系”。


Robert Morris的《雕塑笔记》

所以在最初的形式中,特定场域艺术把精力都放在了艺术对象跟它的场域要建立一种紧密且隐含的关系这点上,同时要求观众出现之地,就是作品完成之时。(新前卫派的)美学抱负试图超越诸如绘画和雕塑这类传统媒介的局限和制度设置;认识论上的挑战则试图将原本处于艺术对象内部的意义,转移到充满偶然性的环境中;在对主体进行激进重构时,他们则从古老的笛卡尔模式转向了一种现象学逻辑的且生动的身体经验;他们还有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愿望,试图抵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把艺术品当成可转移和交换的商品,所有这些需要,都在艺术跟场域的实际情况发生的新关联中齐聚一堂。


Miwon Kwon的书《One place after another》

1985年,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认为他的那件120英尺的特种钢雕塑就是按此逻辑来做的,这件Tilted Arc是“受‘联邦广场’(FederalPlaza)这一特定地点的委约来设计的。它是一件特定场域的作品,而不是做好后再搬过来的。移动作品就是在毁坏作品”。

塞拉在艺术作品跟场域所要满足的物理关系上进行了排序,首先是独一性(不要重复),其次是持久性(哪怕是短暂的),再者是固定性(或者说反对移动),它们是场域特性所要满足的条件。

不过,相较于涉及概念艺术、表演艺术(还涉及体制批判)和行动主义的艺术家,其他做雕塑的艺术家更少考虑场域问题,或者说,前述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介入,围绕着社会、、经济、历史、力比多(亦即),或者话语的位置,远远多于作为呈现一件艺术品之物理环境的可见场域。

实际上,过去三十年,在那些艺术实践的先头部队中,关于场域(site)的重要界定已经从物理位置(这包括落地的、固定的、和实际地点)转变为(不落地的、流动的和虚拟的)话语载体了。一种去物化和解域化(deterritorialized)的场域概念转而造成了对场域特性的不同理解,反复性、可变性和移动性这些特征不再对一件场域特定的艺术品产生不良影响了,反而还会支持和界定它。

不过,一般而言,在对待艺术作品跟场域的关系上,所有场域特性的模式都具有同样的结构。因为场域特性是一种创作艺术的方法,它总试图把观众对“作品”的批判性关注,吸引到既先于却又构造了作品的“场域”上来;是场域特性构造了作品的所在地。


SITE SPECIFIC ART

如此说来,特定场域艺术宛若一个指示器或指引,指示着一件作品上下语境的外在条件,或者作品的轨迹。正因此,场域特性可被视作是一个反现代或者说后现代的举动,它同时实现了雕塑意义的外化和其逻辑图像的内化。

译者说明

从词条中的“解域化”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场域特性”跟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关系。解域化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它跟机器有关,指涉的则是伦理学和时间问题。

德勒兹搬出机器是为了反对西方哲学中预设意向性、同一性或终极目的的伦理学。因为机器不具有上述特征,机器只是机器自身的运转而已,是一种内在生产。所以机器没有主体性,既不由任何在先之物规定,也不为任何目的而存在,仅仅是一个持续的生成。以此来避开一种历史的秩序化和预先意义,所以解域就是不断打破疆域或边界,持续中断和重新开始。

当然,德勒兹提出这类理论可谓用心良苦,除了(此不赘言的)背后更大的和伦理背景外,德勒兹以及全美元的引用有类似的目标:针对资本主义。因为德勒兹认为资本主义具有统一化、同一化、量化和固化等力量,身处其中的所有存在者和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本来进行衡量,所有生命被视为同质的物质可进行交换,最终形成一个固定疆域,将生命收拢其中,削减其复杂性和差异性,以至循环。

所以在德勒兹看来,唯有打破这一循环、解构这一疆域,才能反对资本主义的力量。20世纪60年代,场域特性的出现,正是为了抵抗与市场力量合谋的白立方画廊将艺术还原为流通商品。所以才会有诸如塞拉这样的艺术家,把雕塑固定在某个地方的抵抗行为,也才会有他在词条中提出的反对重复。

Site Specifity的另一常见译法是“在地性”,初看之下似乎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但它无法满足这一概念已有的变化。因为“地”有更强烈的物理空间含义,但如词条所言,后来这一概念的实践本身已发生变化,从物理空间转移到更广泛的空间,甚至于话语载体,再加上还有一Site General与之相对,所以在此处理为“场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