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恩利一起看物的肖像永樂2023秋拍

  • 主题送花
  • 2024年11月22日
  • 有一种肖像,不是人物,你会去欣赏,因为那肖像有你所感悟到的生活本质,也有你体验过的人间冷暖。你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时常想念它,因为这肖像已和当事人相映关联成为心底纪事;每个人对同样一个肖像守着不同的记忆与缅怀。张恩利的绘画始终是在研究如何画好肖像中产生的,从具象的人、日常物品再到抽象之形,这些充满着生命力的物象不由自主使人产生联想,敏锐地感知到时间与空间、具象与抽象、个体与环境所带来的变化

与张恩利一起看物的肖像永樂2023秋拍

有一种肖像,不是人物,你会去欣赏,因为那肖像有你所感悟到的生活本质,也有你体验过的人间冷暖。你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时常想念它,因为这肖像已和当事人相映关联成为心底纪事;每个人对同样一个肖像守着不同的记忆与缅怀。张恩利的绘画始终是在研究如何画好肖像中产生的,从具象的人、日常物品再到抽象之形,这些充满着生命力的物象不由自主使人产生联想,敏锐地感知到时间与空间、具象与抽象、个体与环境所带来的变化,任由“时代在推着我们每一个人走”,在庸常的岁月中思索人性的复杂及生存的意义。

LOT 2027
张恩利(B.1965)
水(2014-6号)
2014年作
布面油画
300×250cm
签名:2014 恩利
出版:
国家美术,2015年11月刊,图版
展览:
张恩利:四季,HauserWirth,萨默塞特,英国,2015年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本公司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2014年创作的《水(2014-6号)》即是水波系列中的代表作,在没有纵深空间和时间起始过程的画面中,水波在光影中的起伏成为大自然中永恒的律动。波纹荡漾的水面有着轻快的节奏感和赏心悦目的青绿色调,整体运笔迅疾洒脱,线条流畅凝练,屈曲环绕,形态多样,增加了画面的意趣和韵律感。

《水(2014-6号)》(局部)

张恩利在此作中摆脱了物象的束缚,直接以线条和色彩的变化来构建空间关系,以自由奔放的笔触和流动的色彩来诠释内在的情绪,他对形式的实验似乎回归了早期的表现主义风格,但实际上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范畴内探讨物象的多重意义。

张恩利:四季,HauserWirth,萨默塞特,英国,
2015年,展览现场

创作于2013年的《包裹(二)》描绘了一个摆放在木质地板上的巨大包裹,白色的包裹上缠绕着绿色和的线,灰白色的背景凸出其物理属性。线与物在力的相互作用现出明显的痕迹,并形成大小不一网型的图案,仿佛是被切割成数块的物品。

LOT 2028
张恩利(B.1965)
包裹(二)
2013年作
布面油画
179×199cm
签名:2013 恩利
出版:
艺术收藏+设计,2016年4月刊,P90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本公司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线条是张恩利创作生涯中反复描绘的主题之一,而在这幅画中,不同于以往单纯地呈现某种事物,它将具体的物与抽象的线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挤压、变形的张力,强调出一种内在意志与外在环境的对抗。

《 包裹(二)》(局部)

在张恩利的笔下,所有激烈的情绪都内化成一个个有意味的物品与线条,尽管没有直接表现人,但人的痕迹却无处不在,在紧紧束缚的线条中表现出紧张压抑的程度,于受到限制的环境中投射出内在的心理状态,以清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冷漠的气氛。正如策展人侯瀚如所评价那样: 那些残留于日常之物上的生活印痕,如同虚空之中的顽石,使不得不接受现实的,麻木无力的我们仍然能够唤起某种对抗的。

LOT 2029
张恩利(B.1965)
历史
2012年作
布面油画
180×160cm
签名:2012 恩利
出版:
1.《张恩利》,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P204
2.《张恩利:会动的房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P94
展览:
1.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展,艺术北京,北京,2014年
2.张恩利:会动的房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0年

张恩利的艺术创作中最为特殊的物品则是线、皮管和绳索,这些具有柔软特质的物品在相关缠绕的张力下彰显出独特的魅力。这幅《历史》创作于2012年,它表现了空间与生存、心理的关系。白色的橱柜里,一团红色的线条在其中剧烈地舞动,试图冲破禁锢着自身的橱柜与逃脱空间的限制,红色的线条代表着鲜活的生命力,而白色橱柜就像是将人们“规训”在某个空间中的牢笼,空间中带有痕迹的物品亦是生活和记忆的容器,凸显出生命及时间存在的印记,观者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两种力量的博弈,即空间在带给人们限制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不断地抗争来挣脱束缚。

张恩利:会动的房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2020 年,展览现场

张恩利借由橱柜创造出一个可以与现实空间隔绝的存在,深入探讨了空间“内”与“外”之间的联系,从而投射出社会的潜在隐喻与人们的心灵感知,通过画中所表现的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品,处处影射着作为人类主体的生存与记忆所在。他以物品肖像的方式,探索人、事物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抒发出内在的情绪体验与心灵感知,真实地表现出在复杂社会境遇下的生存问题与人文哲思。

LOT2051
张恩利(B.1965)
视角
2002年作
布面油画
135×80cm
签名:ENLI02
出版:
《艺术·各自为战的运动:亲历中国当代艺术20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P479
展览:
张恩利——人性的,太人性的,比翼艺术中心,上海市,2004年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本公司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张恩利,上海,2003年

张恩利早期的作品主要以人物为主,这幅创作于2002年的《视角》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黑色背景下的六个圆孔里,呈现的是一个人物的不同角度。他以简单潦草地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面庞,在灰白混沌的空间里表现出粗犷的特质,黑色的笔触加以红色点缀,每一处都蕴含着暴力且躁动不安的氛围,使人想起弗朗西斯·培根的《自画像》。他通过这些符号式的图像话语,展现出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苦恼、困惑与烦闷之下,投射在身上的岁月印痕与绝对真实的内在情感。正如同他所说那样:

当我在工作室中、家中和很多公共场所,去不断地寻找这些物体的背面并加以描述的时候,在画布上呈现出诸多角度变化的‘面孔’时,我们发现了以往常见的事物有着异样的面目,这就是我画面图像的思考来源。

LOT 2052
张恩利(B.1965)
路灯
2007年作
布面油画
100×80cm
签名:07 恩利
展览:
风水的干预No.3,都爹利会馆,香港,2016-2017年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本公司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这幅创作于2007年的《路灯》曾参加过2016-2017年香港都爹利会馆的展览,描绘了一个矗立在草坪内的路灯形象,它上方的灯管破碎,在凌乱的笔触下渲染出路灯在饱经风霜后所具有的陈旧感。在张恩利关于“物”的哲学追问中,这些看似不完美且缺失的物品有着一种特殊的美感,并在似有若无的情境下唤起与人类主体的关系所在。正如评论家张晴所说:“他的作品无关于人,又无时不与人有关。同时,它也意味着和周围场所与空间的关系,和观看者内心与精神的联系。”孤立的物品宛若无依无靠的处境,缺失的物品就像是不完美的人类,表现出当代都市情境下普通人的心理映射与精神状态。在观看物的同时亦是在审视自我,指引着人们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普世价值与内在深意。

风水的干预 No.3,都爹利会馆,香港,2016-2017年,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