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秋拍苍穹下的生命探寻黄宇兴的生命史诗
「作为生物的、人类的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衰老、疾病、、以及社会变革与自然的巨大力量无休止地改变着,并始终体现出生理化的坚韧。」
——黄宇兴
黄宇兴与是次拍品《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漂流》
自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至今,黄宇兴从早期的具象人物表现,转至将对象物作出几何化的转变,进而发展到现阶段的抽象语汇,构成融合个人经历的独特探索。他曾说:「我选择了具有张力的题材表达我的情感,并以椭圆,就像漩涡、球体描绘人的活动,把具体形象删除掉后,让它加入到我自己绘画的变革中。」在这脉络下,其作品主题多通过这些标志性的元素,来创造自身观念中的「时间」与「生命」。自2007年起,他曾于北京、上海、曼谷、东京、伦敦等地举行个展,而自2021至2023年间,其作品在拍卖上履履刷新纪录,2021年其作《七宝松图》以逾六千万港币拍出,使他一举成为现时最受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是次秋拍荣幸呈现黄宇兴两件经典之作,其一为结合艺术家「光芒」、「河流」、「气泡」、「树丛」经典元素之大成的《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漂流》,作品曾被艺术家选用为其于2018年白石画廊的个展邀请卡,足见其要义及重要代表性。其二为其创作中罕见的大尺寸圆形绘画。一展他不同阶段对艺术与人生的思考及表达。
日光之下,暗流涌动
Lot 48
黄宇兴
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漂流
压克力彩 画布 二〇一八年作 145 × 230 cm.
Huang Yuxing
A Drift of an Anarchist
Acrylic on canvas Painted in 2018
款识
Huang Yuxing 2018(右下)
出版
2018年,《典藏今艺术五月号》,典藏艺术,台北,第106页
展览
2018年4月14日至5月13日,「黄金之国——黄宇兴个展」,白石画廊,台北
来源
台北白石画廊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HKD 2,800,000 – 3,800,000
「在我画的河里,常出现明媚斑斓的漩涡,既是天空及岸边景物的倒影,也反映内心感情的万千变化;看它在画面上时而打转、时而停滞,就像对生命的一种依恋。背景是暗沉安静的树木,它经过了发芽、开花、结果后凋谢,象征生命循环。」
——黄宇兴
黄宇兴 《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漂流》局部
在完成于2018年的《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漂流》中,黄宇兴在构图上以上半部垂直,下半部平行的空间来展开画面,并以冷暖两色块区隔,呈现耐人寻味的视觉效果。上半部的「树丛」在蓝与紫的色域间游走,艺术家以富透明感的压克力彩层层迭加,勾勒出如心电图一般的线条,冲刷出色彩的嬗变。而左上方的一轮圆月形成生发的光源,对于这光,艺术家曾自白:「其实我想画的是一个太阳……或者说,太阳或月亮其实关系都不大,就是一个氛围里的光亮物。」于是有了光。此光源在鳞次栉比的灌木中探出头来,亦在绚丽的色泽中,营造出超现实的神秘主义氛围。
黄宇兴 《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漂流》局部
下半部的「河流」,由线条圆滑而结构感强烈的几何结晶体绘成,既像被薄膜包覆的原始胚胎、不明生物,也若某种高度进化的未来机器、黑暗宇宙中的拥挤星体,抑或漫长光阴所孕育的宝石。艺术家在此选用象征春天的绿、粉等荧光色彩,与「树丛」的蓝紫形成区隔,科幻的氛围隐约指向另一个时空与某种异质的生命痕迹,散发对未知的探索、奥妙的气息。在碎片化的色彩结晶体中,五个人形浮于水面,看似无目的漂流,实则由死循环的气泡形包裹、保护。而荧光色彩所构成如万花筒般的闪烁图式,透出像是经过增强处理的数字影像色泽,激进地挑战媒介的旧有体系与本质。艺术家以「有机」的概念,强调精神性的永恒,生命静静地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不经意间已成时间的载体与刻度。在偌大的画布中演译一次没有尽头的漂流,在偶然与机缘中形成必然,穿越深浅重峦。而抬头可见的,是那天上不灭的光明!
直面人性,震撼心灵
黄宇兴罕见大尺寸圆形绘画现身
Lot 49
黄宇兴
无题(一组两件)
复合媒材 玻璃 二〇〇八年作 直径102 cm. × 2
Huang Yuxing
Untitled (set of two pieces)
Mixed media on glass Painted in 2008
款识
Huang Yuxing 2008(画背)
展览
2008年7月12日至8月16日,「黄宇兴:改变中的生命史」,红桥画廊,上海
来源
上海红桥画廊
现亚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HKD 150,000 –180,000
反观30岁时的黄宇兴,在创作上他直面人性的各种面象:、爱、恨、嗔痴、孤寂、生死、宗教、神性,深入探讨「人类身体」、「生命科学」、「媒介实验」等核心议题,并尝试将绘画从画布转移到工业现成物,大胆使用油墨、喷漆、玻璃等媒材突破创作既有的强界及固习,展现出更大的自由。通过激烈的叙事、刻意的反叛,试图从生命自身的意义出发,寻求乌托邦式的社会认同感。
自2007年起,他开始挑战于直径25 cm的宜家(IKEA)石英挂钟的玻璃反面绘画,冰冷的玻璃、阴郁的墨漆,伴随画作背后周而复始的指针,诞生了《当我需要爱》系列创作。而后他将媒材拓展至直径更大的玻璃面板,二件一组的《无题》即为个中力作。而此特殊的创作形式仅只用于2007至2008年短暂的时期,创生之作屈指可数,突出了此作的珍稀性。
亘古穿今的圆,时间与生命的思考
黄宇兴从中世纪艺术对的探索的概念出发,以低限的色彩绘出人物,当中不同层次、流动的黑彩具中国水墨的特质,而藉由高反差的色彩,使观者以「凝视」之姿与画面主角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暗讽当代社会隐藏的冷暴力与压迫,与中世纪的暗黑不谋而合,而人类的焦躁不安依旧来源于无法逃避的「生与死」议题。此圆形绘画亦为艺术家对中西方绘画史的追溯与响应,既释放「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元素,也暗蕴「道法自然」的中国水墨技法,饱含其对时间与生命之思。
影绰之下,浮生若梦
左:黄宇兴 无题(一组两件)局部
右:波提切利《理想化的女士肖像》,蛋彩木板,81.8 x 54 cm,1480年作,德国施泰德艺术馆藏
其中的侧面肖像中,女子正襟危坐,眼神坚定注视前方,瘦削的脸庞、海藻般卷发、丝绒质地的衣着与墨晕背景相互呼应。作品若展现对文艺复与名家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理想化的女士肖像》的致敬,两者构图相似,皆为黑色背景的侧像,展现对于何谓「美」之命题的终极探索。而黄宇兴在背景上的处理更加细腻,墨色的肌理清晰可见,以喷洒、晕染、破墨之痕跃然展现,而在漆黑中,人物的发丝如流金攒动,反衬着皙白的肌肤。有别于波提切利明媚的画面,女子被淡墨覆盖,柳叶眉下,双眸淡然,朱樱晕墨,冷静又惹人怜惜。而那点缀其上的荧光红彩,如人物头饰,如漂浮尘埃,又如咬痕,画龙点睛地在黯中生辉,乍现人物的精神色彩。而此荧光用彩也预示了它在日后创作的关键定位。
生命的本真之色
左:黄宇兴 无题(一组两件)局部
右:卡拉瓦乔《美杜莎》,油彩画布、木板,直径60cm,1598年作,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而在另一幅作品整体色调更加纯粹,女子脸部置中,单手托腮,仰头闭目,乌发如美杜莎般张扬,簇拥脸旁。相比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Caravaggio)面目狰狞的《美杜莎》,黄宇兴画中主角未见骇人的眼神,清墨渗透出凝脂肤色。恰到好处的留白与水墨交融,纹路间,五官更为朦胧,稀落的荧光红彩,使脸颊更显柔美无辜。近观之,墨之五彩迭加渲染,视觉景观和谐,一气呵成,体现中国画的「形神兼备」。
「我是一个痛苦的唯物主义者。我很痛恨这一点,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黄宇兴
黄宇兴通过幽邈的画面,将高度敏感的内心与思虑呈现与众。在沉重悲怆的生命议题中,若赋予传说人物新的定义。画者重塑历史人物与著作,带观者从万物生长与历史变迁中,思考亘古不变的生老病死。也正是这一时期对黑暗的深刻理解,成就了日后色彩斑斓的黄宇兴!
中国嘉德香港2023秋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10月8日 10am预展:10月3 - 6日 10am - 8pm10月7日 10am - 6pm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