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禅韵探索五款经典壶中的佛学意境
在紫砂壶的悠久历史中,不乏融入佛家禅意的经典之作。自明代以来,许多壶匠通过壶形设计和刻绘艺术,将佛家的智慧与美学融入壶中,创造出一系列充满禅学魅力的经典壶款。
首先,让我们一同欣赏顾景舟先生的僧帽壶。这款壶的壶腹线条婉转自然,壶盖呈六方形,与莲瓣状矮墙相接,整体造型节奏紧凑、和谐挺括。壶嘴如鸭嘴般独特,出水孔位于其上,增添了趣味性。僧帽壶的方中藏圆设计,线条明朗简洁,给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充分展现了手工艺与紫砂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神。
接下来是吕尧臣大师的容天壶。这款壶在传统掇球圆壶的基础上,融入了“容”字的个性,寓意着包容天下。壶身如布袋和尚弥勒佛般面带微笑,大肚慈祥,让人感受到宽广的胸怀。壶嘴直流,粗鋬呈耳形,端拿舒适,出水爽净有力。盖纽圆纽略扁,盖缘与壶口边缘圆润厚实,整体造型和谐统一。
百衲壶则以其端庄稳重的器形和斑驳的泥色,呼应着铭文中的禅意。壶身大小如拳,简洁质朴,入手温润可人。胎身宝光煜煜,错落披饰黄、褐深浅色泥,斑驳如百衲僧衣。壶身题铭:“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隐喻着智者腹中的经纶与智慧。
在刻绘方面,笠阴壶上的禅话“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让人心生赞叹。这款紫泥笠荫壶由杨彭年制、陈曼生刻,禅机相通,眼藏,对机垂示。而心经壶则是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刻于壶上,让紫砂器披上了一层佛家的霞光瑞霭。无论是大壶还是小壶,刻绘心经都极具挑战性,非常考验陶刻功力。
紫砂壶的包容性使得它能够承载各种属性。当人们赋予它佛性时,壶也自然拥有了佛性。这些充满禅学魅力的紫砂壶,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壶艺的精湛与独特,更让我们在品茶之余,领略到佛家的智慧与美学。这样的壶,无疑让人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