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何让人更在乎更关心

  • 主题送花
  • 2024年12月14日
  • 事实上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都企图酝酿让别人「更在乎,更关心」的意图,但越来越多艺术家思考着,如何透过参与、体验与协作等等手段,让「更在乎,更关心」达到情感上的可能,让每个人的行动对议题真实产生感受与意义,透过加入某种想像社群的仪式,打造共同体的气氛,并且为这个共同体想像可能更好的未来故事。 刚好在这周的周间空挡,有时间去看一场有点特殊的剧场表演

艺术创作何让人更在乎更关心

事实上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都企图酝酿让别人「更在乎,更关心」的意图,但越来越多艺术家思考着,如何透过参与、体验与协作等等手段,让「更在乎,更关心」达到情感上的可能,让每个人的行动对议题真实产生感受与意义,透过加入某种想像社群的仪式,打造共同体的气氛,并且为这个共同体想像可能更好的未来故事。

刚好在这周的周间空挡,有时间去看一场有点特殊的剧场表演,明日和合制作所Co-coism在台北艺术节制作的《山高流水之空中》。明日和合这几年做了许多用参与互动的方式来进行的剧作,或许紧抓着一种用参与体验来强化倡议的信念,看戏的人不在只是观察家,而更被赋予行动家的角色。但作为《山高流水之空中》的观众并没有那么迫要实际参与,但这场剧作真正有趣的事情是让不在剧场领域的各式社会倡议团体能进入剧场表演,演绎争取认同,并且用一种比较轻松或带点幽默的方式去与人沟通理念。

这或许是过去社会福利组织比较难做到的倡议方式(宣扬自己的理念,并且造成改变),因为大多数的倡议都严肃独断,需要坚守立场,也因为那种保护自身理念的状态,不一定能让做为尚未充分认识彼此的大众真正的在乎,甚至有时候会因为过分的强调某些理念而造成反感。而在《山高流水之空中》的气氛虽然有时带有点松散,但也确实营造了一种特殊有趣的倡议空间,让一些社福团体,或是倡议成员能练习「什么是能让人真正在乎的氛围与说词」。(有没有在乎,这里最后是用投票去完成)

要让别人在乎一件事情,是有多难的事情啊!试想看看当你喜欢听音乐时,你要找到一个跟你一样会对音乐充满热情且真正在乎的人,是有多难,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因为谁不爱音乐啊!但别人不一定真的跟你一样在乎你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类型,是拥有什么样的起源,在流行音乐史上它座落于什么样的风格光谱上,而背后又拥有什么样的历史八卦呢?如果你在乎这些,你一定很难找到一个跟你一样在乎的人。

换个内容来说,我们把「音乐」改成「爱滋病/ HIV感染者」这件事情,如果你做为一个倡议者,你希望更多人关心「爱滋病/ HIV感染者」,那是不是更难,撇出刻板印象与污名化的问题,光是要别人在乎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难的,或许大多数人会因为「爱滋病/ HIV感染者」感觉上是弱势族群,而同情关心他们,但关心到什么程度呢?作为一个议题的倡导者,你绝对不希望这个关心仅止于同情,而这个关心应该包含「他了解这个疾病的可能的前因后果,社会处境,需要的资源,一些历史脉络,以及一些正确的公共卫生知识」,因为唯有对方真正的认识这个议题下所关注的民众,关心才有可能转变成为改变个人以至于改变社会的能量。

或许营造「参与」的剧场表演,也是希望让更多人,对某个议题「更在乎,更关心」;不是说过往以一种观察方式欣赏的剧作表演,没有让别人「更在乎」的功能,而是或许受到一些晚近体验式、内在经验营造的科学影响,或许让人直接体验才是真正让人「更在乎,更关心」的「好方法」,而「参与」也就是值得经营的好策略,而这也或许是艺术创作需要触及的当代议题,除了再现某种美学的形式外,或是用表演再现强而有力的剧本外,是否艺术创作(不论是表演艺术或是视觉艺术)是否也能提供让人「更在乎,更关心」的新方法。

当然对于实践的心理学来说,「参与」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一个让人觉察、领悟与改变的好方法或说是老方法,心理剧或是社会剧的策略,更是全然「参与」的,但有别于类似艺术节中发表的售票剧作,这种策略偏好长时间,同一个团体的相互情感培养,有时候规模较小,也因此不一定能真的对某个议题产生「更在乎,更关心」的效果,反而主要的目的在于透过戏剧参与的方式,培养的更基础的人与人间感情建立,与自我表达。

怎么样让人「更在乎,更关心」?

在科学上或许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应该要能回应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人「更在乎,更关心」?在史丹佛社会创新回顾近期发表了一篇由Ann Christiano Annie Neimand所撰写的文章,就试著论述这个问题。里面引述了一句简洁有力的名言,来自美国诗人Maya Angelou:「我学到人们将忘记你说什么,人们将忘记你做什么,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什么...」,这句话或许想要说明,不论有再好的论述,透过营造出某种深植人心的感受,才能让人在乎你所要表达的,因为情感总能让人形成认同,情感才能让人事物烙印在内心。

文中提到了几个实证基础下的现实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让人关心或在乎某件事情,你先要让他们参与这项议题。加入或许马上就能产生体验,而加入后的体验多数也能转换成认同,以至于开启「更在乎,更关心」的旅程。这或许为什么我们会想招募志工,邀请很多人参与某些活动,而在加入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自我说服去符合自己投身的团体价值观,也会想办法让自己更能贡献群体,有时候有所认识有所行动,也连带的深化了「更在乎,更关心」的目的。

第二个原则则是尝试用视觉的方式去沟通,例如运用资讯图表的方式描述议题,或是用绘画与表演的方式传递讯息,让某些形象更容易深植人心。第三个原则则是透过意图的传递,让对方感受到情绪,例如用好的故事去描述你想要倡议的事情,让每个人都能有情绪共鸣的基础在,也因为激发出情绪所以能产生行动的动机,而这些行动可能是实质的贡献,也可能是「更在乎,更关心」的态度。

第四个原则则是让你想要对话的群众知道,只要有所行动都是有意义的。当我们倡议某件事情都希望最终大家有所行动,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为什么要挺身而出,其中的意义还是需要被说明的,或是被交代的,例如你的参与会达到某种支持的门槛,或是你的参与会传递出某个重要的讯息,而因为知道自己有所行动会产生重大的意义,而「更在乎,更关心」的心态也可能会建立起来。最后一个原则则是你所要传递的想法,不应该只是讯息,更应该是一段有人事时地物的故事,甚至这段故事应该要让别人知道,如果做出更好的抉择,我们将获得更好的结局。

虽然是说用科学的态度来回应该如何让人「更在乎,更关心」某件重要事情,使「实际上让人参与其中,产生感受,真正理解自己的贡献能获得什么」这些基本的道理应该说是更明确的被表达出来。当然冷冰冰的资讯,与数字很难让人直接有所感受,参与其中产生行动,唯有完整的故事体系,让人投入于角色的诸多变化,产生视觉上的真实知觉,或想像,让人「更在乎,更关心」的结果才真的可能发生。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如果要透过创作的方式让人「更在乎,更关心」我们也需要考量上述的一些原则,也或许应该反过来说,为什么艺术创作会是个让人「更在乎,更关心」的方法之一,因为考量参与的艺术,本质上在反应视觉、故事、情感与某种行动。

让人「更在乎,更关心」的艺术创作

对于在乎某些议题的社福组织,要他们去想像关于自己议题的故事、并且延伸出艺术创作(不论是艺术作品、视觉图表、设计物、或是戏剧创作)其实一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于倡议者来说,一直以来都只能仰赖艺术创作者的涉入,转化出作品来达到让别人「更在乎,更关心」的结果;但艺术创作者对于某个议题的认识,有时候很难同等于在某些议题领域中十年以上的工作者,因此许多关心特定议题的创作本身,仅能停留在某些比较大的框架内打转,那种表浅地再现某人的困境,有时候很难达到让人「更在乎,更关心」,顶多让我们知道有这个议题存在罢了!

但我这里想要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我们要让人「更在乎,更关心」某个议题,艺术创作的表达与模式,或许是未来各类型社会组织,必须实际考量的适合手段,或说一种更适合的「说故事」方法。在艺?风巷8月份举办的《干!少年吔|高珮熏摄影创作展》,高珮熏以社工之姿,透过许多装置物件,传递着该如何关心少年这个遍布于我们生活,但却让我们不想去了解的群体。

说这些少年是群体,最主要是因为在求学过程中,总是会有许多少年偏离了主流路径,中辍于学校,有些安静叛逆,有些火爆躁动,但共通的是在他们需要有人关照的年纪,他们可能被家庭与社会忽略了,以致于产生了许多暴力、犯罪等问题。来自芦洲少年福利中心的社工高珮熏是这个领域驻足长时间的工作者,在他寻找人生出口的过程中,透过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学习,他尝试用当代艺术的方法去展现他所要关注、或说他不得不关注、也或许可以说是他生命大半部分的议题。当然如果艺术创作是自主的,他可以选择完全只关于他内心世界的题材,但在他大多数的作品都跟少年的处境有关,而他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深入地展现这些议题的核心处境,也尝试让人「更在乎,更关心」,或许部分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但大多数无法忘记去倡议这被大众忽略的议题。

在他众多作品中,《当我们都死亡》(如下图)是一个直接想要传递每年有多少青少年死亡的这个状态,吊诡的是我们的政府似乎不在乎,完全没有这类型的统计资料留存,没人关心这些少年去哪了,消失了,挂了,还是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说「我听说」来回答这个严肃的议题。以直接且强烈的呈现方式,让观者进入创作者日常关心之物的叙事之中。

而《决定未来》(如下图)描述着少年常见的生命路径,但作品以简单的行动,来让观者参与,是给1元支持少年往杀人犯之路迈进,还是投50元朝厨师迈进,而中间的刀象征着往两个方向的可能距离,而钱的价值也暗示着往厨师的方向有时比起往杀人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代价,也反映着少年在社会上所面临的处境,以及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难的去选择远离犯罪。而简单地以这个行动体验,让你象征性地参与了少年的未来之路,简单地描述了少年的处境,也在你内心中留下对现实状况的具体形象。

而在《扭转未来》(如下图)是一台自己做的扭蛋机,里面放着各式各样扭蛋,装着各式各样的少年出路,但你必须写下你对于少年的想像,交给扭蛋机,然后再转另一个扭蛋出来,而这个扭蛋里的未来出路,可能是别人写得丢进去的,而你也可以透过这样的动作,知道别人是如何期待少年的。这里也隐喻着或许我们可以扭动自己未来的出路,但很多时候未来可能取决于别人如何期望你的,当你丢进去的扭蛋是正向的未来,你也增加了扭出正向结果的机会,而现实生活中少年也需要我们正向的期待去扭转自己的命运。

这些作品都以一种视觉装置的型态呈现,但他并非被动地让你诠释而已,它更需要你主动参与其中,就像一场游戏,你可以依循着规则为作品的隐喻带来贡献,你可以在作品中作出行动,产生某种行动后的意义,那种行动可能是鼓励,或是体验你如何做出贡献,影响某个议题的结果,以这里为例,或许丢个50块,你就可以让少年象征性的更往正向的路径迈进,而大众也在你参与之下,了解到彼此是可能关注少年议题的。这种参与过后,互动产出结果,将让原本没有办法对这些议题表达关心或发声的人,得以产生某一种象征性的影响,也因为参与,或许未来你会更关注这些事物,真实达到「更在乎,更关心」的可能。

相较于冷冰冰的论述与数据倡议,艺术创作事实上提供一个基本的平台,让人透过视觉形象上的体验(不论是视觉艺术或是表演艺术),在这个平台,与议题发声互动,而这个互动不是那种刚开始就必须成为像样工作者的互动,而是一种只要你愿意提供一点想法,你得以在作品之同创造出某种「更好」的故事结局,而也透过这种共同创造某种象征性的故事结局,我们得以对议题发生情感,也好似在作品的框架下模拟了加入这个议题的社群,使我们可能产生认同,走能往「更在乎,更关心」的可能迈进。

或许这个展览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当你想要让别人「更在乎,更关心」,但你又想要兼顾上面提到的倡议沟通原则,以艺术手段做为表达方式,以作品作为互动平台,创造某个情境,模拟议题的延伸故事,让民众实际进入你想要让别人关心的事物,这可能是未来更适合的倡议方式。,明日和合制作所的作品可能类似于Pablo Helguera所称的创意式参与,在艺术家的框架下,个体提供一些发展作品的可能,让作品随着互动下产生演进与变化。而高珮熏的创作则向引导式的参与创作,让参与者透过完成简单的动作,来参与作品本身。当然如果考量个人不同身份的涉入,《干!少年吔》算是一种社工身份与个人私领域叙事,双重角色下所协作出的创作系列作品。不同于那些关系美学的创作,捕捉某种关系发生,但却不一定指涉特定议题对象;也不同于那些关注议题的艺术家,以调查、文件与影像创作,借用议题的争议性让人阅读,但却不一定有提供民众参与与共创的机会。这里提到的以倡议作为创作的实质内涵,总是带有参与、协作与共享权力的特性。

事实上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都企图酝酿让别人「更在乎,更关心」的意图,但越来越多艺术家思考着,如何透过参与、体验与协作等等手段,让「更在乎,更关心」达到情感上的可能,让每个人的行动对议题真实产生感受与意义,透过加入某种想像社群的仪式,打造共同体的气氛,并且为这个共同体想像可能更好的未来故事。

虽然倡议某个想法或概念,不一定是艺术创作本身想要追求的,但想要让别人「更在乎,更关心」某件事物,或许是社会议题或福利工作者所关心的,也是带有关系美学态度(Bourriaud, 1998)的艺术家可能所关心的,可能未来我们会在看见更多倡议者与艺术家间的创作合体、或是协作,以展演或展览形式,深入那些值得发扬或倡导的议题与理念。

参考文献:Ann Christiano Annie Neimand.(2018). The Science of What Makes People Care.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