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嵌瓷工艺陶瓷之美手工编织的传奇

  • 主题送花
  • 2025年02月12日
  • 嵌瓷,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亦被称作“聚饶”或“扣饶”,在其他地方则以“剪黏”为名。这种工艺融合了绘画与灰塑的精髓,选择各种色彩斑斓的釉下彩瓷片,用剪刀精细地切割、敲打成所需形象的碎片,再通过巧妙的粘贴技术,将这些瓷片镶嵌于建筑物上,为祠堂、庙宇及民居增添了一抹非凡之美。 其主要应用场所包括屋顶的四点金和山花,以及垂脊厝头脚等部位,以点状和条带状分布展现出独特风格。潮汕嵌瓷分为平瓷

潮汕嵌瓷工艺陶瓷之美手工编织的传奇

嵌瓷,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亦被称作“聚饶”或“扣饶”,在其他地方则以“剪黏”为名。这种工艺融合了绘画与灰塑的精髓,选择各种色彩斑斓的釉下彩瓷片,用剪刀精细地切割、敲打成所需形象的碎片,再通过巧妙的粘贴技术,将这些瓷片镶嵌于建筑物上,为祠堂、庙宇及民居增添了一抹非凡之美。

其主要应用场所包括屋顶的四点金和山花,以及垂脊厝头脚等部位,以点状和条带状分布展现出独特风格。潮汕嵌瓷分为平瓷、半浮瓷和主体嵌瓷三种形式。平瓷采用草根灰打底,佛青描绘轮廓,然后用有色琺瑯片进行平面图案处理,再用糖灰粘接,使得图案看起来与背景一致,有着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

半浮瓷制作过程中,也先是使用草根灰打底,用佛青勾勒轮廓,然后再塑造花鸟人物等造型,让图案显得更加立体浮动。在白干后施以颜色,最后在坯上用糖灰嵌入琺瑯片完成浮雕作品。此外,还有主体嵌瓷技术,它首先创造瓦片骨架,在屋顶或墙壁上塑制出模型,再利用草根灰与糖灰制造模具,并在干燥时粘接彩色琺瑯片至其表面。

整个工艺流程复杂而精细,从准备到最终呈现,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手工技艺。在微调阶段,一些细小部位需要将琺瑯片切割得如同牙签般细腻,这种操作既考验技巧又充满挑战。而且,与泥塑不同的是,嵌瓷中的人物脸部手脚部分通常由泥土加工成,而身体及衣饰则依赖于琺瑯碎片来表现,这要求匠人保持连续不断的手法,不允许中途休息。如果泥土太干了,就难以涂抹颜料;如果太湿,则无法固定颜色。

早期,这些废弃的琺瑯品可以直接从窑炉中取出并用于装饰,但现在由于资源有限,许多匠人也会选取成品琺瑢作为材料进行剪裁。这一传统艺术不仅广泛涉猎吉祥动物,如龙凤凰以及戏剧历史故事,如桃园结义,还包含神话故事如八仙传说,其主题内容丰富多样,而且融入了儒家思想,如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使其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且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文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