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味三杯鸡的艺术探索不同时代紫砂壶的独特之处

  • 主题送花
  • 2025年02月13日
  • 明代是紫砂壶的初创时期,清代则是其发达时期。由于有关紫砂壶的文献和出土实物较少,加之历代名品仿制水平高,故断代并不容易。明、清及现代紫砂壶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纳为以下规律: 明代紫砂壶使用约40目泥料,不需放大镜即可看到小颗粒状石英。胎身表面粗狂调沙偶见,散而粗。制成重型器具,质地素色无彩工艺较为粗糙流多在上、中部相接,小嗉。此外,壶把上下变化大形状有限,并且通常较大。而出水孔主要为单孔

人物品味三杯鸡的艺术探索不同时代紫砂壶的独特之处

明代是紫砂壶的初创时期,清代则是其发达时期。由于有关紫砂壶的文献和出土实物较少,加之历代名品仿制水平高,故断代并不容易。明、清及现代紫砂壶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纳为以下规律:

明代紫砂壶使用约40目泥料,不需放大镜即可看到小颗粒状石英。胎身表面粗狂调沙偶见,散而粗。制成重型器具,质地素色无彩工艺较为粗糙流多在上、中部相接,小嗉。此外,壶把上下变化大形状有限,并且通常较大。而出水孔主要为单孔。在底部落款,但诗词书画尚未出现,只有甲子纪年的年份记载,如“万历丁酉春”。烧造过程中过火或欠火现象较多。

清代紫砂壶使用约50-60目泥料,用放大镜可见小颗粒状石英胎身平整调沙常见细而匀手感细滑康、雍、乾三朝造型繁多制作精致富丽奢靡此时开始加彩道光时朱坚首创金属包壶并用玉石制作流、把、钮工艺精致身筒拍或镶间手捏成型流与把接口修饰齐整圆坯体外壁修刮精圆流偏下相接嗉较大比明末更改与现代相比走向简化但仍保持华丽气度陈曼生开创刻诗书印款方形篆体金石味浓多在底盖内少于把下几无完全使用甲子纪年表示年份烧造温度均匀过火欠火极少龙窑产品普遍。

明至民初从造型看:

明初以圆形提梁筋囊形仿青铜器形式体形大装饰少素雅。

清初以花器几何形式宫廷贵族华丽气度实用壶小身短流耳把。

清中儒雅线条自然不夸张低俗。

民初受商业影响趋实用复古风影响摹古作。

从胎质观察:

明末清初泥料粗拙目数不超40含颗粒云母胎壁厚色泽温润。

清中细泥55目左右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晚期呈现梨花雨桂花沙程序新发现墨绿黑色等现代60—80机械100—120目。

制坯方面:

明以捏制主掏空指纹明末木模整形薄厚不一竹刀痕迹拼接粗糙柿蒂遮挡。

清均匀拍筒镶筒推墙刮底放射痕迹早期单孔晚期多孔手制到模制近现代规整好手感良好。

烧成情况:

明后同窑套烧缸釉点沾或凸起气泡疏松未完全烧结。

清单独烧成始终如此。

款铭变迁:

楷书主导

刚开始楷篆并用随后逐渐篆书成为主导

鉴于文人参与增加了书画元素

其他特点: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陈用卿开创草书落款但诗词书画尚未出现

程寿珍制球式黄泥掇球后种类繁杂出现墨绿黑色等颜色

近现代采用机械炼制提升质量提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