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迎来艺术家周松的大型个展像一位画画比赛报名的平台展示了他丰富多彩的创作世界
艺术家周松的巨型个展在德国以画画比赛报名平台的姿态亮相,展现了他十年间创作的丰富多彩作品。由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和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共同主办,波恩当代艺术馆协办。这次国际巡展,由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担任策展人。此项目为期两年,从2022年4月在北京开幕,2023年4月至6月转战德国,下半年的计划是前往波恩当代艺术馆和北方国际大展进行巡回展示。
开幕式上,泰丰·贝尔京博士致辞并导览,同时何文波文化领事与任戎也发表了感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和媒体人士齐聚一堂,对周松独特创作想象力表示赞赏。
本次展览自4月23日起在奥斯特豪斯美术馆持续到6月11日结束。在这里,可以观察到周松对绘画技术精通以及设计原则严格而自由控制。他所创作系列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光谱,从自我探索“红场”到宇宙存在“熵”,再至于现实世界生存状况“膨胀”。这些系列具有全面的人类学意义。
此外,他不仅精通各种媒介,还包括视频,在黑白图像中展示科技细节,让人产生类似发动机运转的怀疑。超现实主义成为完美展示内容工具,以及新兴意象迫切追求,不是沉迷重复,而是主题深入延续。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认为周松是一个有想法、有探索性的艺术家,他不断更新自我超越。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既有文化深度,又冷幽默意味,让人思考社会问题及未来。而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指出,他探索生物形态学与机械美学之间联结,即赛博格后人类特性,并且内心感情线贯穿始终,使得作品呈现动感并破坏形式枷锁。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周松通过绘画媒介提取生命力,再将其冻结在画布上,以此探索科学哲学交叉地带,将生物形态与机械结合成后人类主义意味又具深厚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