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画之争尘埃何难落定中国文明网点击进入揭秘中国好人榜
尘埃何难落定:影画之争仍待判决
在5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摄影家薛华克诉油画家燕娅娅涉嫌抄袭”一案引起了美术界和摄影界的强烈反响。然而,原被告双方选择上诉,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影画之争”,至今仍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自2009年以来,本案件一直是法律与艺术创作辨别专业难题的焦点。法院首先针对油画《奶奶》被指演绎了摄影《老人》的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但由于证据不足,驳回了起诉。此外,还有7幅作品悬而未判。
2012年2月14日,朝阳区法院邀请美术界、摄影界、法律界专家20余人召开研讨会,以参考专家意见进行更合理的判决。在如此长时间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一审判决仍无法使原被告偃旗息鼓。这表明“影画之争”的判别之难,并凸显这一事件的范例意义。
对于此案,双方在事实上存在分歧。原告主张被告是在他的摄影作品基础上创作油画;但被告则坚称油画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法院首先确定的事实是,被告是否在原告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但由于艺术对象相对固定,以及双方曾是朋友并同行赴帕米尔采风等原因,这一事实变得难以认定。
通过外在东西描绘内心,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事情。燕娅娅表示,她的一些作品可能借鉴了一点,但她跟塔吉克人的生活和动作为她设计好的。而薛华克律师认为,对于法院认定的5幅侵权作品,“法院对销毁作品请求不予支持,使得侵权者获利;而要求燕娅赔礼道歉,也没有支持。”他认为,在司法中需要不断总结,更进一步提高对摄影家作品保护力度。
从古到今临摹都是学艺入门的手段,是提高艺术水平和锻炼感知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临摹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代艺术创造中独创创新为第一要义已深入人心。本案中的较劲实际上是各自对于艺术生命底线的捍卫。对于许多事情来说,只有一个,但是因为艺术活动涉及情感修养和能力等众多复杂因素,我们更愿意期望,在这一事件中,或许不只有一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