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之争哪些墨彩能留存时光
在艺术界的争鸣声中,影与画的辨别之难如同尘埃般难以定落。5月16日,一场关于摄影家薛华克对油画家燕娅娅涉嫌抄袭的诉讼案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引发了轰动。在这场名为“影画之争”的纷争中,法院最终判决了五幅油画作品侵权,但由于宣传滞后,这一消息直到7月中旬才传遍美术界和摄影界。
2009年以来,这起案件一直是法律与艺术之间的一次较量。原告和被告双方不仅将此事诉诸于法,还将其置于专业领域进行探讨。期间,由于管辖异议等问题,案件多次更迁,最终由杭州移送至北京审理。这一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案件经历了一波三折,拖延良久。
2011年11月,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对油画《奶奶》被指演绎了摄影《老人》这一部分作出了驳回起诉的决定,而剩下的七幅作品则悬而未决。2012年2月14日,在朝阳区法院邀请20余位专家召开研讨会之后,再次针对此事进行了新的审查。
经过长时间准备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该法院最终做出了“判五幅侵权驳回两幅”的一审判决。但即便如此,“影画之争”的尘埃仍然难以落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在努力寻求一个既定的结果,从而凸显这一事件对于艺术界范例意义的重要性。
对于此案,双方存在着事实上的分歧。“原告主张被告是在他的摄影作品基础上创作油画;但被告则坚称自己的工作完全独立完成。”苏志甫法官介绍说。而燕娅娅本人也表示:“通过外在的事物来描绘内心,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事情。”
从古至今,被认为是学习绘图入门的手段之一,即临摹,也一直是一个提升个人艺术水平并锻炼感知能力有效途径。不过,它也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代,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情境下,此类行为就显得尤为敏感,因为它涉及到了情感、修养以及能力等复杂因素。此刻看来,此事件中的“较劲”,实际上就是各自对于艺术生命底线的捍卫。而我们希望的是,在这样的事情中,或许不只有一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