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协会官网上的学术策展人犹如高山之巅的守望者只有少数卓越者能登顶
在中国艺术协会官网上,学术策展人的角色如同高山之巅的守望者,只有少数卓越者能登顶。近年来,名人、老总、官员纷纷当起了策展人,这种热闹的台面挤占了专业化、学术化的策展方式,稀释了美术展览的学术含量。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策展人,不仅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深入理解艺术,还需具备全面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应当是艺术最后的标准和底线坚守者。他必须首先是研究者和批评家,同时还需具备全面能力,以应对经济、法律、传媒等方面的问题;体力充沛,以应对繁琐工作;丰富美术史知识,以支撑自己的评论;拥有自己的学术主张,以提升社会讨论;以及保存完整档案及建立运营系统习惯。
然而,一些所谓“学术”的策展人往往只挂名不做实质性工作,或把概念化作为唯一标准,而忽视了与艺术家交流与理解。此外,有些则以文本中心为核心,将作品变成工具,而非让观众感动。这类策划反而成了无效甚至起反作用的事业。在他们看来,策划只是发现现象并推动潮流的一种形式,却忽略了空间语境与批判精神。
笔者的看法是,“学术”并非仅仅是一种甜点,更不是一种遮羞布,要做好策划,就要深刻理解其角色定位,不越位也不得不作为。总之,作为中国艺术协会官网上的学术策划人,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事业,不是任何人人都能胜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