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清初的紫砂文化遗韵

  • 主题送花
  • 2025年02月20日
  • 在那片冰心的玉壶中,清初的紫砂文化如同一股淡雅而悠远的旋律,回响着明代遗风。战乱与变革留下了深刻痕迹,那些古拙、凝重、质朴、厚重的紫砂器,如同经历过沧桑岁月后依然坚韧不拔的心灵。 然而,当新政权逐渐稳固,江南经济复苏之际,一批老艺人重新拿起他们的手工技艺,他们大多未能摆脱前朝简劵、古朴、厚重风格的影响,因此所制出的紫砂壶仍旧承袭着那份前朝遗风。惠孟臣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一片冰心在玉壶清初的紫砂文化遗韵

在那片冰心的玉壶中,清初的紫砂文化如同一股淡雅而悠远的旋律,回响着明代遗风。战乱与变革留下了深刻痕迹,那些古拙、凝重、质朴、厚重的紫砂器,如同经历过沧桑岁月后依然坚韧不拔的心灵。

然而,当新政权逐渐稳固,江南经济复苏之际,一批老艺人重新拿起他们的手工技艺,他们大多未能摆脱前朝简劵、古朴、厚重风格的影响,因此所制出的紫砂壶仍旧承袭着那份前朝遗风。惠孟臣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以小巧简约流畅实用的美学为特点,其作品受到了闽南潮汕地区茶人的喜爱,因此有“小壶必曰孟臣壶”“壶必孟臣”的说法。

比惠孟臣稍晚的是雍正乾隆间名家的恵逸公,他的作品也延续着明代趣味,雅致脱俗又可爱,与惠孟臣相近,所以世称“二惠”。王友兰华凤翔邵元祥等高手亦多承袭晚明紫砂壶的风格,他们虽然也擅长制作受时尚影响的大型沙发杯,但并未丧失其人文气息。

《阳羡茗壶系》记载了康熙年间王友兰制定的一件“拙政园茗壶”,恽南田为之记述,其文笔堪比晚明小品。而《阳羡砂壶图考》的别传章节中提到华凤翔善仿古器,其制工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被誉为神品。此种风习,即使是在陈鸣远这位绝顶大师身上也有体现,他光素器艺术成就绝不在花货之下,但却被他花货大师盛名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