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石瓢壶揭秘中国最高水平的紫砂之宝

  • 对象送花
  • 2025年02月12日
  • 第九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在紫砂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一展会旨在选出100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紫砂壶,每年从中挑选10把最经典的作品,并将最后剩下的紫砂壶捐赠给故宫收藏。今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罗汉18式紫砂珐琅彩壶,这套壶历时3年完成,将弥补故宫缺少的紫砂珐琅彩壶。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5位故宫评委共同主持“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评”,自2003年至2012年每年举办一次

十大石瓢壶揭秘中国最高水平的紫砂之宝

第九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在紫砂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一展会旨在选出100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紫砂壶,每年从中挑选10把最经典的作品,并将最后剩下的紫砂壶捐赠给故宫收藏。今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罗汉18式紫砂珐琅彩壶,这套壶历时3年完成,将弥补故宫缺少的紫砂珐琅彩壶。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5位故宫评委共同主持“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评”,自2003年至2012年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评出了80把优秀作品。在2013年的第十届展览中,将评出总共100把名家作品,最终入藏故宫,与历代珍贵文物“对展”。

参加这次选拔活动的工艺师来自江苏宜兴、浙江长兴及上海等地,包括了1300余名高手,其中不乏李昌鸿、毛国强、杨勤芳等知名工艺大师。此外,还有鲍曙峰、张子威、杨秀芬和胡洪敏等制壶高手。评审标准除了考量制壶技艺,还重视文化创意和历史沉淀,以及新工艺、新材质的使用,以传统为基础而又不断创新。

通过这一赛事,不仅促进了艺术发展,也丰富了文化内涵。如2004年的获奖作品“小平纪念壶”,以太湖石为形象,其圆润峻峭与传神的小平肖像画相结合;2008年的获奖作品———北京奥运鸟巢和水立方紫沙 壺,则是通过写实主义手法将两座世界著名建筑转化为艺术品。

9位专家中的5位来自北京故宫,他们包括朱诚如(当时常务副院长)、肖燕翼(原副院长)、曹静楼(时任科技部副主任)以及其他几位专家。这些专业人士高度重视各种材质装饰对艺术价值的提升,他们认为这些新颖且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将丰富故宫收藏品。

此外,如第五届获奖作品“国粹壶”便是一例,它融合京剧脸谱与书法,为文博大家朱家溍特制。这款设计既体现了独创性,又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使玩者能分享票友的心情。而2010年的获奖作品———“合璧壶”则巧妙地融合两个半圆形成一个完整圆形,有助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风貌。

第四届比赛期间,肖燕翼总结四届获得者的感受,对黄栋华表示:“这个赛事促进了当代青铜器制作技术发展。”黄栋华回应说,如果能够在第五届上选择50个最佳作进入故宫,那么可以更好地展示现代青铜器制作技术,而不是只是保留古董般完美无瑕。但对于他提出的要求,即在第十届选择100个最佳作进入 故宫,他表示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事业目标,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现代青铜器如何反映经济发展历史。

由于其独到见解以及推动当代青铜器行业发展,对于未来可能被选入故宫的一些才俊也充满期待。此外,由于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突破,这场盛会被看作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平台。